728生态学电子浙里课件第4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课程简介(Introduction);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全球生命系统中生物各层次与环境的基本关系(2学时) 第三章 个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学时) 第四章 生物种群(4学时) 第五章 生物群落(4学时) 第六章 生态系统概述(2学时) 第七章 生态系统主要过程(4学时,一次录像) 第八章 生态系统的生产与服务功能(4学时)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发育与平衡调控(4学时) 第十章 生态学的应用(2学时);第四章 生物种群;第一节 种群结构;一、种群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作为群体属性,种群应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空间特性、数量特性及遗传特性。 种群的空间特性指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式; 数量特性指种群具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 遗传特性指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而且有随着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特性的能力,即进化、适应能力。;二、种群结构;(一)种群密度;相对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观察到的个体数。例如以每小时所捕捉到的昆虫数,每小时所看到的鸟数。 相对密度可用公式表示为: D=n/a·t D为种群相对密度;n为个体数目;a为地区面积;t为时间。;生态学上种群密度有粗密度(Crude Density)和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或经济密度(Economic Density)之分。 粗密度(Crude Density):是指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或生物量)。;生态密度(Ecological Density):是指单位栖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据的有用面积或空间)内的个体数(或生物量)。 例如,鹑鸡只栖息灌木树篱中,因此便采用每公里长灌木树篱中的个体数来表示鹑鸡的密度,而不是用面积表示。 ;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种群密度主要由生物的个体大小和该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所决定,个体小、所处的营养级低,密度大。 了解种群密度可以部分地了解到着种群的能流、资源的可利用性、种群内部的生理压力以及种群的分布和种群的生产力。;(二)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指种群内各个体的年龄分布状况,也就是各年龄级的个体数在整个种群个体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一般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它是从小到大将各年龄级的比例用???表示。图4-1是几个理论的年龄金字塔,表明虽然种群大小相同,但由于年龄结构不同,种群的繁殖力就不同。 ;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衰退型(Kormondy, 1976);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幼中年个体除了补充死亡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所以这类种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稳定型: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比例适中,在每个年龄级上,死亡数与新生个体数接近相等,所以种群的大小趋于稳定。 衰退型:种群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图4-2 世界主要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参照尚玉昌、蔡晓明,1993) (图中的百分数分别表示3个生态年龄组所占总人口的比例,1965);研究年龄结构的意义: (1)了解种群的抗逆性,年龄结构越复杂,种群的适应能力越强。 (2)可以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 一个种群处于生育年龄的个体越多,则这个种群的增长率会越高,而种群生长率的高低。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对深入分析种群动态和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价值。 ;(三)性别结构 性比:是种群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比例。 在动物中多为1:1,但不同性别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不同,常随年龄而变化。 例如:人们对美国同时出生的一群人的性别比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 0-4岁:Male:female=104:100 40-44岁: 100:100 60-64岁: 88:100 80-84岁: 54:100;研究性别结构的意义: 了解性别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可以预测出生率的变化趋势,因性比的变化有时也会发生配偶关系和交配行为的变动,从而影响到繁殖力和种群的发展。 ;(四)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spatial distribution) ;;集群分布(Clumped):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种群的这种分布格局即为集群分布,也叫成群分布或聚群分布。 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这种分布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同时也受气候和环境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生殖方式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均匀分布(Uniform):种群内个体在空间上呈等距离分布即为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成员间进行种内竞争

文档评论(0)

158****9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