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 共10页
1
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阅读风波:文学和女权启蒙的新起点?]
原标题:《海的女儿》阅读风波:文学和女权启蒙的新起点? 彩图注音版《海的女儿》。 关于《海的女儿》与女权批评的探讨这几日风波渐息,作为儿童文学的性别议题研究者,笔者希望能借此机会,与读者一起思考文学的生产传播和阅读阐释中女权主义批评可以发挥的作用,在情绪化的抨击和对立过去后,能了解文学文本的多面性、女权主义批评的多种可能,并对童书产业中“重编经典”时存在的行业乱象予以修正。 从文本语境出发,理解愤怒 文学接受中形成的问题有必要回到文本本身加以考察。如果我们同意文学创作是一次次对人类能够通约理解的文化符号的征用和僭越,那么就不难承认,《海的女儿》确实建立在一个较为刻板的女性叙事框架中。
第3页 共10页
1
难以见到天日的海洋水环境是常被文学写作者们征用的无意识象征地和母体子宫相关意象。这个隐喻联想在有经验的读者中最容易实现,因为越是阅读经验丰富的读者,越熟悉各种文化和文学符号的一般运用,而即使是阅读经验不丰富的读者,也能根据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想象出安徒生笔下水环境所给予的温厚的安全感和水波缓慢流动的舒适感,文学创作者的隐喻就是这样根植于我们集体共享的一套文化编码解码方式。读者译码的程度有差别,但文字符号中承载的那套信息多多少少还是被传递到不同时代和地域的读者身上并被他们理解。 在这个水环境之中,安徒生进而一笔笔加重女性的分量,海王几乎是缺席的,人鱼女孩们、智慧的老祖母、魔力的掌控者均是女性,如果说光是子宫的隐喻不足以让部分读者产生这是个“女世界”的印象,那么这些人物的性别安排就会起进一步暗示的作用,笔者不是指安徒生有意塑造一个女世界,而是客观上读者接收到的信息是——这是个阴盛阳衰的柔性世界。同时,它又与神秘、幽深、巫术相关——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较早些时候,被赋魅的往往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人类学研究显示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真正的女权社会,所谓的母系社会指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性别结构上女性必然占有统治地位,很可能也不是大规模存在的社群,父系制在历史中居于主流),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于不同于男性的女性肉身作出种种神秘化的解释,于是在许多文化脚本中,她们不是女神就是妖魔。
第4页 共10页
1
这一传统不论在欧洲的神话体系还是在现实社会活动(如臭名昭著的“猎巫”行动)中都有着显著体现,而这种偏见在今日的文学创作和实际生活的性别认知中亦保留着演变继承的印迹,单从前者来说,现代写作者仍然乐于延用神秘女性的形象,只不过他们可能是出于讽刺戏仿或者预备赋予人物新的意义:在法国女权主义三驾马车之一埃莱娜·西苏著名的号召妇女写作的“宣言”——《美杜莎的笑声》中,这位女性主义者就刻意利用了“荒野女巫”的传统文化形象,号召女性自己书写自己、书写女性体验过的生活世界,填补被History、男性书写弃置荒野的那部分经验。女性的妖魔形象是东西方文学和文化传统共享的一套文化观念建构,而在《海的女儿》的生成地,欧洲读者(事实上中国的读者通过古希腊和罗马神话、《格林童话》等全球家喻户晓的欧洲文学文本也对其文学书写传统中水妖的形象有所了解)能更熟稔地联想到其文化传统中关于水妖形象的书写,从神话和《荷马史诗》中的塞壬到富凯的《温蒂娜》(Undine,又译《涡堤孩》),这大抵是一群以嗓音魅惑人类走向无名之地(有着明显的死亡暗示)、缺乏灵魂的女性妖神形象。 暂离文学,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欧洲的哲学传统。从笛卡尔以降,在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现代文化建构中,在主体性的建构这一关键议题上,纯粹的精神、独立于他人的“超越性”的意志,长期占据着该议题的中心地位,肉身被与“灵魂”“精神”“思想”这样的概念相剥离,而这个体系长久以来又与“理性/感性”进而与“男性/女性”的概念绞缠对应,这些概念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文化印象中,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这个体系不只是由于其对应关系而过于僵化,还有着明确的等级秩序,“精神-理性-男性”这一组概念桥接一直是体系中更高的一级,也就是说它们是更接近于独立主体性的一组概念。
第5页 共10页
1
回过头来看《海的女儿》,让人鱼失声、断尾这些情节之所以曾被女权主义者指出是对“女性”的伤害,并不是因为主角刚好是女性,根源在于这个故事建立在传统的书写框架之上:人类是万物之灵长——灵魂是其高贵的根本——幽深洞穴中的女妖不见天日(太阳、光明又是文化传统中非常典型的雄性符号)没有灵魂——这个框架是对启蒙叙事、欧洲或者说现代哲学传统结构的简单而陈旧的复制。从基础框架搭建上来说,安徒生并没有突破这个传统书写的象征秩序,他不是进行的解构写作,既然如此,拥有女权意识的读者为情节发展中女主角的主动失声、断尾感到愤怒并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