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大市”和“狱市”——对陈直《汉书新证》两则论述的商榷.docVIP

汉代的“大市”和“狱市”——对陈直《汉书新证》两则论述的商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内容提要:本文对陈直《汉书新证》的有关论述提出商榷,指出“大市”渊源于战国,延续至秦汉及以后,并非汉初的新创;它或泛指城市市场,或指某种开市制度,看不出它包含大都会中跨郡国的大范围地区市场的意义。“狱市”或称“市狱”,普遍存在于各地,大体上是“市”与“狱”的合称,并非齐地“大市”的别称。 关键词:大市、狱市、城市市场,《汉书新证》“大市”陈直《汉书新证》云:西汉初年,在各郡重大都会设有大市。《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大事记》:‘高祖六年,立大市。’此条材料,甚为重要,一般学者,多不注意。证之《季木藏陶》,103页有‘曹市’、‘东武市’,104页有‘都市’、‘代市’等陶片。洛阳王城出土有‘河市’陶片(见《考古学通论》创刊号)……所谓‘曹市’‘代市’‘河市’,皆泛指大范围地区之名词,不是郡国专称之名词,与《史记》高祖六年立大市的记载正合。大市制度不久即废,故为《汉书》所未详。[1]这一观点颇有影响,屡为论者所征引[2]。我认为它的正确性值得怀疑,且关系到对汉代市场发育程度的理解,有必要进行讨论。陈直先生把古陶中的“曹市”、“代市”、“河市”说成是刘邦所立的“大市”,又把“大市”解释为超越郡国的大范围地区的市,并没有提供多少证据,其实只是一种推测。从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看,战国秦汉以来的“市”,一般以它所在的城邑来命名;大城市有几个市的,则以其所处方位或地点命名。俞伟超根据大量出土文物的调查指出,“调查从出土地点明确的标本来看,大凡地名为二字者,大扺省略一字”,“曹市”是“曹阳市”的略称,“代市”是代郡代县的市之略称,“河市”是“河南市”的略称等等[3]。说“曹市”、“代市”、“河市”是超越郡国范围的市,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何况市场范围的大小,未必是从名字上能够反映出来的。其实,“大市”并非汉高祖发明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地官·司市》载:  司市掌市之治、教、刑、量度、禁令……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为主,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郑玄注:日昃,眣中也。市,杂聚之处。言主者,谓其多也。百族必容来去,商贾居于市城,贩夫贩妇朝资夕卖,因其便而为三时之市,所以了物极众。[4]上述记载表明,先秦城市中的“市”一日开放三次,有朝市、夕市和大市。在朝市出售货物的主要是商贾,因为他们居于城中市的附近。在夕市出售货物的主要是小商贩,因为他们要“朝资夕卖”。在大市出售货物的则是范围更广大地区的老百姓(“百族”),大市的时间是太阳当午而开始西斜的时候(“日昃”),因为这时候最便于各地老百姓赶来做生意。由于这次开市范围和规模都比较大,所以称为“大市”。这种“大市”制度看来延续到汉代。因为郑玄是东汉著名学者,如果汉代的“大市”与《周礼》的“大市”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他应该有所说明。《后汉书》卷31《石奋传》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唐李贤作注时就是引用《周礼》来解释的,他说:“古者为市一日三合。《周礼》曰:‘大市日侧而市,百族为主。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今既人货殷繁,故一日四合也。”因此,《周礼》的记载和郑玄的解释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理解战国秦汉“大市”制度的基础。所谓“大市”不是在普通的市之外又建立一个跨郡国的特殊的大型市场,而是一般的市中每天三次开市中的范围和规模较大的一次。由于一日三市的“大市”开市的规模较大,所以人们又往往用“大市”来称呼城市中的市场。这种情况,春秋战国已然。《荀子·非相》描述形容佼好的浪荡子,“俄则束乎有司而戳乎大市”。这里的“大市”就不是专指“日昃而市”的市,而是指城里的市肆。战国市印中有“夻”的印文。裘锡圭据王献唐《临淄封泥文字目录》释“夻”为“大”,指出“夻”即“大市”,并推测此市属齐都临淄[5]。这“大市”也是作为城市市场的称呼,而不是指某种开市制度。最有意思的是陈直先生自己曾收藏过凤翔出土的秦陶井盖三枚,陶盖铭文曰:“大市中四,井器大利,日利千万。”陶盖中部绘有市场图形,市场周围有市墙围绕,呈方形,靠近市墙每边的中部绘一小圆圈,中有一点[6]。凤翔是故秦都雍城[7]所在地,铭文中的“大市”应该就是指雍城的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凤翔发现了故秦雍城的市场遗址,该市场遗址位于雍城后部,面积近三万平方米,四周有土围墙,呈方形,南北宽160米,东西长180米,四面墙中部各有市门一座,市门上有四坡式大建筑,围墙内是封闭的露天市场[8]。正可与井器陶盖相互印证,说明雍城的市是被称为“大市”的。陈直先生的《汉书新证》写成于上世纪的50年代,在该书中他没有提到这些“大市”井盖;看来,他获得和收藏这些陶井盖可能是在《汉书新证》写成之后。他得到了这些陶井盖以后,观点是否有所改变,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点并不重要。因为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