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富贵不能淫
一、文学常识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各大国之间争纷不断、征战不停,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孟子在这时代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号召人民推翻残暴之君,呼吁停止不义的战争,宣扬“仁政”“王道”。
2、《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之一。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共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计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的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3、《富贵不能淫》选自《滕文公下》
4、关于纵横家: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的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是当时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其在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智慧是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的。(另见教参318页,问题探究1,朱自清先生对纵横家的评述。)
?
二、课文翻译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
焉:怎么、哪里
?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
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命:教导、训诲
?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夫子:这里指丈夫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作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
正:准则、标准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由:遵循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
三、归纳
1、通假字:
女家:同“汝”,你。
2、词类活用:
(1)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2)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3)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戒:①戒之曰:告诫 ?②必敬必戒:谨慎
?
四、课文分析
1、从景春的话,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有怎样的态度?如何看出来的?
景春对两位纵横家持有歆羡甚至崇拜的态度。
提出观点时,景春使用了反问句“岂不??????哉”,还使用了加重肯定的 “诚(确实)”,可见他对自己观点的深信不疑。并且对他们的能力进行了夸张性的描述。
2、孟子是怎样一步步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可分为几个层次?
两个层次。先破后立。
破:
直接反驳景春观点,表明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不是大丈夫。
(1)同样用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明确自己的态度。不仅否定了景春的观点,“焉得”也透露了自己对张仪、公孙衍之流的鄙视和不屑。
(2)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意志,就像当时出嫁女子完全顺从自己丈夫一样。他们没有独立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喜好,这样的人哪里称得上是什么大丈夫?。
立:
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1)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3)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校励志教育系列】仰望苍穹,无悔追梦 主题班会 课件.pptx
- 【学校励志教育系列】 以梦为马,风雨兼程 主题班会课件.pptx
- 【学校励志教育系列资料】拥抱理想,圆梦高三 --高三主题班会.pptx
- 【学校励志教育系列资料】学会专注,高效学习课件--高一主题教育班会.pptx
-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解析.docx
-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
-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4课 《唐诗三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