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为何开设慈善管理专业.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为何开设慈善管理专业 继今年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准浙江工商大学、山东工 商学院两所高校开设慈善管理本科专业后,目前两所高 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招生工作。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获 批系我国首次,此次招生亦是首次。 慈善管理专业的设立不是孤立事件,其背后是我国 公益慈善行业的整体成长和不懈努力,凝聚了高校公益 慈善教育的十年探索成果,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开展的 大事件。这不仅标志着公益慈善正式成为国家充分鼓励、 年轻人可以期待的职业开展领域,同时也意味着公益慈 善行业开展和知识积累已经到达一定程度,正式步入专 业化开展轨道。 公益慈善事业大开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进入到一 个新时代、新阶段的必然趋势。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 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我国社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入 “丰裕社会”,如何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如 何选择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新时代人们内在的精神需求,而公益慈善正是这样一条创新财富和个 体价值的路径。 然而,专业人才匮乏是公益慈善事业开展的重要瓶 颈。根据民政部发布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开展规划》, 2025年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数将达1250万人,然而社会 公众对社会组织、公益慈善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之外 的重要就业领域知之甚少。2016年,慈善法第八十八条 提出“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此番两所 高校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获批是该法公布以来慈善教育 最重要、最实质性的进展,有望推动全社会关注到这一 开展中的职业领域。 我国公众对公益慈善的广泛认知始于2008年的汶川 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后发生的红十字会的负面事件在 客观上促成了公益慈善行业的集体反思和在高校进行慈 善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此次两所高校慈善管理专业的 正式设立可谓瓜熟蒂落,代表着完整的慈善专业人才培 养模式落地,值得期待。 不过也要看到,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开展在整体上还 处于初级阶段,且存在不同于西方的制度文化背景、价 值取向和开展路径,因此中国慈善专业教育开展仍然面 临学科基础薄弱、本土化知识生产不充分、社会认知度 低、就业吸引力偏弱等现实挑战。相关高校必须与政府、 行业组织及社会各界协同起来,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做 出突破。 一是加强本土知识积累,夯实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 慈善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虽然是以社会分工和人才需求 为导向,其根基却在研究及学科开展所积累起来的知识 体系。国内现有公益慈善教育涉及公共管理、工商管理、 社会工作乃至法学等不同学科背景,学科基础和知识体 系庞杂、缺乏共识。此外,相对核心的“非营利组织管 理”“社会创新创业”等课程,都还主要借鉴国外的理论 基础、方法论甚至案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情景。 鉴于此,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学者必须协同起来,在 尊重各自学科特色的同时,共同构筑慈善专业教育的核 心知识体系。教育者与实践者也必须联合起来共创知识, 方能使课堂上的慈善知识真正能滋养中国特色慈善事业 的开展。 二是强化慈善通识教育,提升全社会的慈善和社会 创新创业意识。慈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教育发 展除需要教育供给者增强“内功”外,还需要主动培育 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和生源基础。有基金会曾同时发起支 持高校慈善通识课程建设和慈善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 经验说明两类教育的系统推进产生了很好的协同作用, 前者通过较小的本钱即扩大了慈善教育师资队伍并提升 了学生、群众对公益慈善行业的认知,后者反过来又为 受前者影响的青年人提供了职业成长路径。未来,还有 必要将慈善通识教育进一步推广至中小学的德育体系, 或与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与 志愿服务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公益或以公益为目的的 创新创业进入主流,真正成为青年人可以为之奋斗的志 业。 三是选人、育人、用人全过程保障,提升慈善专业 教育的吸引力。当前公益慈善就业吸引力不充分,要增 强专业教育的吸引力还必须在前后的招生、就业端同时 发力。一方面选拔到那些真正富有同理心、对公益慈善 有兴趣和内在追求的学生;另一方面要与行业建立起“订 单式培养”等用人机制,并与政府、行业一起改善公益 慈善从业者的职业环境,让受教育者学有所用,享有与 其他就业领域对等的人才政策和有竞争力的薪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