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序 号 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或意图 1 一、教学(学习)任务 从单元“学习任务群”学习的角度而言,具体学 习任务设计如下: .借助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及学习提示等学 习资源,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积累 8首古诗词中蕴含独特文化内涵(隐含义/比喻 义)的词语或诗句、表达独特艺术效果的语言知 识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培养直觉思维。 .举办班级诗词演诵大赛,可以现场配乐诵读, 也可以播放个人录制的诵读视频或音频。通过品 读不同形式不同特征的古体诗、律师、词等,理 解古代诗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艺术魅力,培养学 生的语感,提升审美体验。 .以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设计 理解诗词的内涵及情感,提高对人生价值的思 考。 .以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通过品读诗 词,对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体会诗人多样 的表达方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从八首诗词中自主选择一首,从语言、内容、 情感或写法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的 诗句和自己的理解思考,写一那么800字左右的文 学短评。 通过完成以上学习任务使大局部学生能够在感受 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高文学欣 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达成 根据本单 元的“单 元导 语” “学 习提示” 和“单元 学习目 标”和将 要阅读的 文本属 性,参考 《课程标 准》中的 “学业质 量水平” 评价标准 和《中国 高考评价 体系》 “学科素 养”“关 键能力” 等的有关 表述设计 本学习任 务。 义与现 实主义 的特 点。任务 义与现 实主义 的特 点。 任务4 结合诗 句理解 豪放和 婉约两 大风格 的特 点。 任务5、 6理解诗 歌内涵 的多种 表现形 式。 任务7 理解诗 歌的艺 术特 色。 任务8 加深对 诗歌的 理解, 提升学 点。 任务3:结合三首诗,谈谈李白的浪 漫,杜甫、白居易的现实表达在何 处?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整合。 四、课后作业1、背诵三首诗。 2、反复诵读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 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理 解三首词的内容和感情。 第七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宋词有哪些流派 吗?(豪放派、婉约派),那么豪放 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你们知道有 谁呢?(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 照)豪放和婉约到底是怎样的呢,让 我们一起来感受下。 二、诵读。 先自由诵读三首词,然后找三位同学 分别朗诵三首词。 三、合作探究任务4:《念奴娇?赤壁怀古》《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三首词代表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的 风格,请阅读后分析,三首词的豪放 或婉约的风格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请 生的文 学评论 能力。先结合词从题材、主题、手法、语言 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整理出一份书面答案进行展示汇报。 例如:①从题材上看,苏词描写的是 古战场情形,表现作者对古代豪杰的 凭吊,字里行间透露出豪壮雄浑之 感;辛词由京口风光引出历史人物, 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 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李词那么以 眼前庭院内秋景写出了处境的冷清, 心境的清冷,悲苦愁绝。②从主题上 看,苏词反映了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壮志,尽管壮志难酬,但词中并未露 出哀婉之情;辛词表达了雄心犹在但 不受朝廷重用,难以尽展其才的苦闷 心情;李词那么流露出强烈的亡国之 恨、丧夫之哀、偏居之苦。③从表现 手法上看,苏词和辛词都是借古抒 怀,托古喻今;李词那么用细腻的白 描、委婉抒情。④从语言上来看,苏 词和辛词都是读来豪气干云,壮丽之 情油然而生;李词读来感伤婉转,是 一种怨苦凄悲之感。 生的文 学评论 能力。 四、课后作业1、背诵三首词。 2、尝试从内容、形象、情感、意境等 角度找出八首诗词的共同点。 第八课时一、合作探究 任务5:小组合作,借助相关资源, 结合对八首诗词的理解,从内容、形 象、情感、意境等角度,概括八首古 诗词的共同特点,并结合诗意阐述理 由。请用书面形式表达。 例如:从情感上看,八首诗词都表达 了一个“叹”字。 《短歌行》“人生几何” “去日苦 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 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 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 了曹操对人生苦短的忧叹,渴望招纳 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归园 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 山”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 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悔叹,回归 田园生活的。《登高》“艰难苦恨繁 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表达了诗人 对国难当头,自己却年事已高,疾病 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的悲 叹。《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 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 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 达了李白对人生及现实的感叹,对权 贵的蔑视。《

文档评论(0)

182****66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06705700005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