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偶联蛋白的性质 载体表面应首先应具有化学活性基团,这些基团可以直接与抗生素或农药分子偶联,这是化学偶联制备抗原的前提; 其次,载体应具备一定的容量,可以偶联足够的分子; 载体还应该是惰性的,不应干扰偶联分子的功能; 而且载体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应该是廉价易得的。 第2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人工抗原合成方法 第2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人工抗原合成方法 小分子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效果会受到偶联物的浓度及其相对比例、偶联剂的有效浓度及其相对量、缓冲液成分及其纯度和离子强度、pH以及半抗原的稳定性、可溶性和理化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是由半抗原上的活性基团决定偶联合成的方法。 第2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半抗原上的活性基团 第2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人工抗原合成方法 1、分子中含有羧基或者可羧化的半抗原的偶联 A、混合酸酐法 。 B、碳化二亚胺法。 C、N-羟琥珀酰亚胺酯法 第2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混合酸酐法交联原理 第2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混合酸酐法交联原理 第29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碳化二亚胺法交联原理 第30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碳化二亚胺法交联原理 第3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碳化二亚胺法交联原理 第3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人工抗原合成方法 2、含有氨基或可还原硝基半抗原的偶联 1)戊二醛法:双功能试剂戊二醛的两个醛基分别与半抗原和蛋白质上的氨基形成schiff键(-N=C,在半抗原和蛋白质间引入一个5碳桥。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可在4~40℃及pH6.0~8.0内进行,操作亦简便,因此应用广泛。 2)重氮化法:用于活性基团是芳香胺基的半抗原,芳香胺基与NaNO2和HCl反应得到一个重氮盐,它可直接接到蛋白质酪氨酸羧基的邻位上,形成一个偶氮化合物。 第3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戊二醛法合成人工抗原的原理 第3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盐酸克伦特罗重氮化反应原理 第3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人工抗原合成方法 3、含羟基半抗原的偶联 1)琥珀酸酐法; 2)羰基二咪唑法。 第3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人工抗原合成方法 4、含巯基半抗原的偶联 1)马来酰亚胺法。 2) 将载体蛋白与半抗原在pH4.0的醋酸缓冲液中,通过过氧化氢的作用形成二硫键,也可以将半抗原连接到蛋白质分子上。 第3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影响人工抗原质量 的因素 第3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第1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抗原与半抗原 第2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抗原 抗原 ——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第3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抗原的分类 天然抗原 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人工抗原 如:人工结合抗原、人工合成抗原、 基因工程抗原 第4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常见的天然抗原-细菌 链球菌 痢疾杆菌 霍乱弧菌 伤寒杆菌 第5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常见的天然抗原-病毒 狂犬病病毒 腺病毒 口蹄疫病毒 流感病毒 第6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常见的其他天然抗原 真菌 白色念珠菌 (1,000X oil) 疟原虫 第7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常见的其他天然抗原 异种动物血清 异嗜性抗原 血型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肿瘤抗原 超抗原 第8页,共53页,2022年,5月20日,1点59分,星期四 人工抗原 人工结合抗原 ——将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化学基团与蛋白质载体偶联,或将无免疫原性的有机分子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形成载体-半抗原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