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痄腮、斑秃详解.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学》;第 九 节 腱 鞘 囊 肿;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或腱鞘内的囊性肿物,内含有无色透明或微呈白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   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常见于腕背和足背部。   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较多。   属中医学“筋结”、“筋瘤”的范围。。  西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关节或腱鞘部的慢性劳损、机械性刺激、外伤等有关。;【病因病机】; 【辨证要点】;8; 【治疗】;操作: 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在囊肿的正中和四周各刺入1针,针尖均刺向囊肿的中心,以刺破囊壁为度,留针 20~30min,并用艾条在局部温和灸,出针时尽量摇大针孔。隔日 1次,至囊肿消失止。; (1)三棱针:选取阿是穴,在囊肿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掐持囊肿,右手持三棱针对准囊肿高点迅速刺人,将表层囊壁刺破,并向四周深刺,但勿透过囊壁的下层,然后摇大针孔并快速拔针,同时左手用力挤压囊肿,尽量使囊内的粘稠状物全部排出,然后常规消毒并加压包扎3-5日,一般1次即可。若囊肿未全消或复发,可于1周后再行治疗1次。 ;(2)火针:选取阿是穴。; 凌华用火针治疗腱鞘囊肿42例。方法:选取用直径0.8mm火针,对准囊肿高处点刺1~2针,即可见粘性胶冻状透明液体从针孔冒出,挤净后针孔用碘酒消毒加压包扎。3~4天后再用直径0.4mm的细火针局部散刺2~3针。结果:治疗一次后囊肿消失者40例,占95.2%。(凌华.火针治疗腱鞘囊肿。中国针灸 1997; 17(l):56) ; 1.针灸治疗腱鞘囊肿效果甚佳。据有关14篇统计,针灸各法治疗本病804例,有效(包括治愈)789例,总有效率98%。 2.针刺时,一定要透过囊壁,按摩时注意要挤破囊壁,将囊液疏导至周围组织。且针刺同时配合温灸法则能提高疗效。 3.治疗期间应减少腕部活动,并可配合热敷。 ; 腱鞘囊肿古称“腕筋瘤”,发于关节的肌腱滑动处,常以腕关节背侧为多见。 本病主要为经筋劳伤,气津凝滞,病位在筋,属经筋病。与外伤可能有关。 治疗以活血散结,疏调经筋为原则,以局部取穴为主。;第 十 节 痄  腮; 痄腮,又名“蛤蟆瘟”,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散发为主,亦可引起流行。好发于5~9岁儿童,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绝大多数可获终生免疫,也有少数反复发作。;【病因病机】; ; 温毒在表轻证:仅觉耳下腮部酸痛肿胀,而无其他见症,可在数日内逐渐肿消痛止,较重者,初起有恶寒、发热等症; 温毒蕴结少阳阳明重证:发热、耳下腮部红肿热痛、咀嚼困难; 温毒内陷厥阴心肝危候:见高热烦渴,或睾丸肿痛,甚则神昏、抽搐。; 【治疗】; 颊车、翳风—局部取穴,宣散局部气血之郁滞; 外关、合谷—取手少阳络穴及手阳明经原穴,既能疏风解表,又可清热解毒; 关冲—手少阳三焦之井,点刺出血利少阳气机,可奏清热消肿之功。; 配穴:高热者,加大椎、商阳;睾丸肿痛配太冲、曲泉,以疏通厥阴经气,消肿止痛 ; 惊厥神昏配人中、十宣或十二井以清神定志,宣泄气营之邪热 。 操作:诸穴均针用泻法,关冲、商阳、十宣、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如患儿小,不便留针,稍强捻转后出针不留。 ; (1)灯火灸:选取患侧角孙穴,先将角孙穴处头发剪短,穴位常规消毒,取灯心草蘸香油点燃,迅速触点穴位,并立即提起,可闻及“叭”的一声。一般灸治1次即可,若肿势不退,次日再灸1次。 (2)耳针:选取面颊、肾上腺、耳尖、耳背静脉,中强度刺激,耳尖及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经验介绍】; 【附注】;【小结】; 斑秃; 发为血之余,肾主精,其华在发,故毛发全赖精血充养而生长。本病多由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致血虚生风,或风邪乘虚人中毛孔,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或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养发而脱落。; 主症:患部头风突然间成片脱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小如指甲,大如钱币,一个至数个不等,皮肤光滑而有光泽。少数患者可出现头发全秃,甚至眉毛、胡须、腋毛、阴毛亦脱落。 血虚风燥:兼见患部发痒,头晕,失眠,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气滞血瘀:病程日久,面色晦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基本治疗 治法:养血祛风,活血化瘀。以督脉穴及患部阿是穴为主。 主穴:阿是穴 百会 风池 太渊 膈俞 其他治疗 艾灸法:取阿是穴,用艾条在患部熏灸,至皮肤微呈红晕时为止。; 方义:头为诸阳之会,

文档评论(0)

191****005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