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pdfVIP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型SBR 工艺启动特点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 对于传统工艺和小型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工艺过程分段明显,可较容易实现各单体设施 独立运转或重点运转,便于人工控制和重点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为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创 造理想环境条件,达到快速培养驯化的目的。近年来SBR 工艺在我国迅速兴起,特别已经 开始在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由于生物处理过程全部在一个池中进行,并在调整工艺参 数时受自控水平较高的限制,个别参数的调整会影响整个自控系统的稳定,按传统活性污泥 工艺培养驯化可能会遇到困难,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本文仅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 理厂SBRDATLAT工艺启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工作体会以及工艺特点总结如下。 一 设计规范问题 天津TEDA 污水处理厂处理开发区全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服务面积2.2 万平方公里。服 务人口20 万,服务工厂3800 多个。污水处理厂占地6.7 公顷。 (一)主要设计参数: 设计平均日流量 10 万吨 高峰回流量 10 万吨 进水CODcr 400mg/l BOD5 150mg/l SS 200mg/l 出水CODcr 12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污水生物处理法采用SBR 法DAT-IAT工艺。经过处理的出水,经北排明渠排入渤海。 (二)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构筑物与设备 1.粗格栅两台(一用一备),栅间距15 。 2.进水泵六台(四用两备),淹没式潜水泵,水泵名牌额定流量0.29m3/S 。 1 / 8 大型SBR 工艺启动特点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 3.细格栅两台(一用一备),阶梯格栅。 4.钟式(Jone )沉砂池两座(一用一备),池直径6.5m。 5. 巴氏计量槽一座,槽宽1.25m。经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流量后,由配水井将进水均匀分配进 入SBR 反应池。 6.SBR 反应池。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核心工艺,共6 组SBR 反应池,每组有效尺寸长×宽× 深=80.0×32.0×4.3m3 。每组地由DAT (需氧地)和IAT (间歇曝气池)串连组成。 进水→粗格栅→进水泵→细格栅→旋流除砂池→巴氏计量槽→DAT/IAT ↓加氯 ↓SBR反应池 →出水泵→排放出水→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泥饼外运 每组SBR 池中安装的主要设备有: ①回流污泥泵两台,流量Q=0.55—0.60m3/时,回流率400% 。 ②剩余活性污泥泵1 台,流量Q=100m3/时。 ③膜片式可变孔微孔曝气器3300 个。 ④虹吸式滗水器3 台。 7.高速享心鼓风机。共四台(三用一备)。出风导向叶片调整供气量。供风量8000—18000m3/ 时。 8.加氯机两台。加氯量5.6g/ ,设计按夏季高温季节三个月加氯,一般季节不加氯。 9. 出水泵六台(四用两备),淹没式潜水泵,出水排入蓟运河入海口。 2 / 8 大型SBR 工艺启动特点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 10.剩余污泥贮泥池两座。交替使用,每池长×宽×高=50.0×50.0×4.3m3 ,每个池设滗水器一 台。 11.污泥脱水机三台。转鼓预脱水带式压滤一体化脱水机。 二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期间进水水质 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自3 月1 日启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工作,最初两个月进水水质汇 总如下: BOD5 平均77.4mg/L(41.8—114mg/L) CODcr 平均220mg/L(107—298mg/L) BOD 与COD 比值0.340(0.0170—0.486) SS 平均68.6mg/L(27.0—194mg/L) 总氮平均15.0mg/L(11.6—31.1mg/L) 磷酸盐平均1.27mg/L(0.78—2.06mg/L)

文档评论(0)

yigel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