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事故之触电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图解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指操作人员身体接触高压或低压带电设备或导线。 一、工程施工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最集中。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情绪急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增多,操作人员不穿戴绝缘护具。 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这是因为低压设备多,与人接触机会多;低压设备简陋而且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多数员工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现场触电事故多于室内。主要是由于现场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 青年和中年触电多。一方面是因为中青年多数是主要操作者。另一方面因这些人多数已有几年工龄,不再如初学时那么小心谨慎。 单相触电事故多,占70%以上。 事故点多在电气联结部位。 事故由两个以上因素构成,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两个以上原因引起的。 二、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违章行为:高压线附近逗留,架空线断落后误碰,用手触摸破损的胶盖刀闸、导线,用手触摸灯头、插座或拉线等。 违反操作规程。具体表现在以下违章行为:高压方面带电拉隔离开关,工作时不验电、不挂接地线、不戴绝缘手套,巡视设备时不穿绝缘鞋,修剪树木时碰触带电导线等,低压方面带电接临时线,带电修理电动工具、搬动用电设备,火线与中性线接反,湿手去接触带电设备。 设备不合格。具体表现在以下违章行为:高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高压线和附近树木距离太近,电力线与通讯线等同杆架设且距离不够,低压用电设备进出线未包扎或未包好而裸露在外,台灯、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外壳没有接地,漏电后碰壳,低压接户线、进户线高度不够等。 维修管理不及时。主要表现在以下违章行为:大风刮断导线或洪水冲倒电杆后未及时处理,刀闸胶盖破损长期未更换,瓷瓶破裂后漏电接地,相线与拉线相碰,电动机绝缘或接线破损使外壳带电,低压接户线、进户线破损漏电等。? 三、预防触电事故的主要措施 1、电气操作属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车间或现场内的电气设备,不得随便乱动。如果电气设备出了故障,应请电工修理,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带故障运行。 3、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带电部分裸露现象。 4、有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5、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6、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设漏电保护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防护接地或接零;若使用单相手用电动工具时,其导线、插销、插座应符合单相三眼的要求;使用三相的手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坐应符合三相四奶的要求;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以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7、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8、在进行电气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遇到不清楚或不懂的事情,切不可不懂装懂,盲目乱动。 9、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临时线。必须使用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要按规定时间拆除。 10、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必须先切断电源。 11、在雷雨天,不可靠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20米以内,以免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12、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氯化碳、黄砂等灭火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13、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规程》。 事故图片 事故 名称 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 2006年5月30日茂名项目触电灼伤事故 事故经过: 2006年5月30日下午6点05分,电仪公司电工二队职工赵某在高密度聚乙烯变电所低压柜MMC1-3内进行电缆接线的施工,由于装置已进入单机试运阶段,DCS、UPS、直流盘都已送电,低压柜MMC1-3无法停电,必须带电作业,在施工过程中该职工环境观察不清,电缆屏蔽留的过长,同时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作业时不慎将电缆屏蔽层碰到A相B相分支母带上,造成相间短路,赵某面部和左臂肘下被弧光灼伤。 原因分析: 1、主要原因:高密度聚乙烯变电所现由我方管理,对带电作业的施工安全管理粗放,施工员和作业队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小电缆无所谓,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2直接原因:虽然班组安全学习讲话内容都涉及到带电作业的安全事项,但操作人员在作业中没有执行先固定电缆处理电缆屏蔽线后作业接线的要求,在没有固定屏蔽线接地的情况下直接拨切电缆的内防护层,致使屏蔽接地线在拆卸电缆防护层抖动时使屏蔽线接触到母带(A、B)发生短路。 2005年5月15日天津乙烯项目兰某 事故经过: 5月15日,天津乙烯项目部电气仪表工程公司安排兰某进行313变电所

文档评论(0)

工程老蚂蚁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长期从事于能源行业,对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火力电厂、脱硫脱硝、除尘,建筑采暖工程以及半导体行业的厂务管理均有涉及,可为用户提供工程管理以及技术的帮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