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咨询案例.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癌症患者家庭心理咨询 李先生,50 岁,某国家机关干部,平时抽烟很多,三个月前剧烈咳嗽,妻子女儿陪同他去医院检查,发现李先生患早期肺癌。医生把结果告诉了李先生妻子和女儿,李先生对病情还不知道。背着李先生,母女俩抱头痛哭了一场,对李先生隐瞒了病情。母女俩感到绝望,整日在悲痛中度过,也不知该怎么办,手足无措,终于来到清源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对李先生,医生和家人开始采用了“保护性医疗措施”,有关他疾病的真相, 被掩盖的严严实实。但是,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能让病人保持好的心态。坏处是: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疾病胡乱猜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心理负担; 严重影响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不利于调动患者本身对抗疾病的积极因素;不利于患者配合必须的治疗,等等。从人道和人权角度来说,一个成年人有权利知道和自己有关的一切事情,不管那些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利。让一个人自己承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起事情的后果,也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在向家庭咨询治疗师咨询后,妻子和女儿决定将诊断逐步透露给李先生,这对双方都不是件容易事。 在整个家庭中,密秘一旦被揭开,剩下的就是一种针对疾病的同仇敌忾。气氛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先生请了假,除了去医院检查成天呆在家里,跟外界联系少了,和朋友也不爱聚了。妻子和女儿也一下班就回来陪李先生,回绝了一切交际活动。整个家庭变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心理咨询师建议他们跟往常一样与外界保持联系,建议李先生每周会单位三次,参加抗癌协会。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和较高社会地位,很快就赢得了其它会员的尊敬。他找到了更多人际支持和温暖。 疾病的到来改变了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的性质。以前家庭很和睦,现在各自心里都装着事儿。李先生充满了内疚和负罪感,妻子自责对丈夫照顾不周,女儿自责更甚,想连报答父爱的机会都没有。咨询师对家庭成员都做了心理疏导,稳定家庭成员的情绪,李先生之前不愿意做检查,经过两次谈话后,现在也变得主动了,在治疗上虽然痛苦也坚持下来,早心态上,也学会了保持乐观心态。 对于死亡,李先生是有恐惧的。一听到“肺癌”二字,立即就联想到了死亡。然后,与死亡相关的所有事情,就成了他心里活动的主要内容。他害怕听到死这个字,怕看到花圈店,看人穿纯黑衣服也紧张不安。 咨询师单独跟李先生讨论了几次关于死亡的事。奇怪的是,自己在心里转着的死亡的念头的时候,恐惧会越来越强烈;但真正把与死亡的东西放到桌面谈开, 完全不躲躲闪闪,恐惧反而减少了。 经过咨询,整个家庭又恢复了往日的轻松和快乐的气氛。一家人都有了共同对抗疾病的勇气。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专家提醒:当家庭成员患癌症时,家人和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可以暂时缓解打击的力量,为最后接受现实做心理准备。但是,否认的视觉不可能很长,当疾病无可置疑时,接受是唯一的选择了,这是更成熟的应对方式,越早接受,越有利于早日采取理性的对付疾病的措施。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