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课件03新能源汽车触电的危害与急救.pptVIP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课件03新能源汽车触电的危害与急救.ppt

  1.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判断触电者呼吸 (1)看: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用手指测试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气道开放位置,观察时间不超过5s。 3.判断伤员心跳 探:一只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指尖在靠近救护者 一侧轻轻触摸喉结旁2~3cm 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对伤情的检查判断时间不超 过10s 4.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抢救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 度昏迷但已经清醒过来,应使其就地平躺在通风保温的地方,这时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暂 时不要站立和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如触电伤员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判定伤员是 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如触电伤员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情况,用“探” 的方法判断触电者的心跳情况。 (4)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 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于其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防止感 冒或冻伤。同时,要速请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 挛,应准备好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做进一步的抢救。 (5)如果触电者已无知觉,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都停止,应立即就地正确使用心 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心脏法进行抢救。 触电者如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治;触电者如有呼吸,但 心脏跳动停止,则应立即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救治;触电者如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瞳 孔放大,失去知觉,这时需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进行救治。 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同时应立即与附近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及早接替救治。 做人工呼吸要有耐心,尽可能坚持抢救4h以上,直到把人救活或者一直抢救到确诊死亡时 为止。如需送医院抢救,在途中也不能中断急救措施,未经医生许可不得放弃救治。 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 抢救措施,指采用急救医学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及循环功能(用心脏按压法形成暂时的人 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 命的目的)。心肺复苏是急救技术中最重要而关键的抢救措施。 心肺复苏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 略》中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心肺复苏的详细描述。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道:“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这更直接描述了人工呼吸。唐代孙思邈所撰《千金要 方》对心肺复苏术在方法与细节上有所改进。至明代,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复苏技术被广泛应 用,甚至已普及于民间,发展至清代的心肺复苏技术,日渐正规和完善。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首先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理论和技术体系。1956年,美 国ZOLL等成功实施了第一例电击除颤和心脏起搏术;1958年,美国PeterSafar(心肺复苏 术之父)提出了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1960年,Kouvenhoven提出了封闭式胸外心脏按 压,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1966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 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标准,并于1980年、1986年、1992年多次修订再版;2000年,美国心 脏协会颁布了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CPR-ECC)指南,为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此 后每五年修订一次。 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3项基本措施是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1.通畅气道 采用仰头举颌法疏通气道,用一只手置于伤员前额,另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 近下颏处,两手协同使头部后仰90°,如图3-10所示。伤员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 图3-10 通畅气道 2.人工呼吸 呼吸是人生命存在的征象,当人体发生意外伤害,呼吸困难甚至停止时,如不及时对其 进行急救,则很快会造成死亡。人工呼吸就是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触电者进行呼吸,最后使 其恢复自主呼吸的一种急救方法。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立即采用的急救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口对口(鼻)吹气法、仰卧牵臂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各种人工呼吸法以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效果最好,简单易学,容易掌握,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 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文档评论(0)

139****19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副教授、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一线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副教授、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