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书笔记—倾听幼儿 马赛克方法.docx

幼儿园:读书笔记—倾听幼儿 马赛克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华实验幼托园柳营一部 读 书 笔 记 ———韩瑛 暑期学习了《倾听幼童:马赛克方法》一书,作者克拉克总结了作为马赛克方法之基础的倾听儿童的框架,包括方法多元化、参与性、反思性、适应性、聚焦于儿童的鲜活经验以及扎根于实践。[10]在这一总结基础上,结合马赛克方法的实际构成,笔者认为,其在应用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交流模式的多元化和反思主体的多样化。 马赛克方法的应用是一个儿童、早期教育者、家长、研究者共同参与的反思建构过程。运用多感官方法、多模式交流渠道获取信息,固然是马赛克方法的重要特点,但却不是其最终目的。运用多感官方法、多模式交流渠道获取儿童的经验和看法,最终是为了使儿童在相关决策中能够成为平等的参与者,他们的声音能够得到倾听,并成为与他们有关的决策的出发点。 对儿童声音的倾听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听,还包括解释、建构意义和回应。换言之,马赛克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倾听儿童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儿童和对儿童的成长负有责任的成人(包括早期教育实践者、家长和研究者)共同参与的,在倾听解释中共同反思儿童观点、建构意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是在儿童的“带领”下进行的。克拉克和莫斯指出,他们采用的反思方法和瑞吉欧使用的“教育纪录”(pedagogical documentation)有很多相通之处,倾听、观察、搜集记录和解释是关键要素。[13]解释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视角的不同可能带来不同的解释,这又构成了进一步交流、反思、行动的基础。儿童不应被排除在这一讨论之外,而应是这一交流的中心,或者是和研究者、实践者、家长一样的“合作建构者”。马赛克方法的贡献在于引入一系列参与式工具,使年龄很小的儿童也能参与这一过程,不至于因语言能力的局限被排除在这一过程之外。 教师要学会珍视孩子在园的每一天,保护孩子的每一次惊异、并能够在活动中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异孩子的惊异,感受孩子的感受,聪明地引导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忠实的观众。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