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 要
准确估计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时空变化是预测气候变化、管理自然资源以及控制温
室效应的基础。如何充分综合现有观测数据和模型信息,正确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动态
变化过程,是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陆地生态系统
碳水通量观测数据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具体特点,本研究在深入探讨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随机误
差和数据处理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对模型关键参数优化及模型应用开展了研究。本文定量评价了
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随机误差及其统计特征,深入分析了
通量数据在处理及组分拆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通过利用模型参数优化方法融合生态过程模
型及通量观测数据,辨析了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的约束作用,评价模型性能及适应性;最后利用
国内外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通量观测数据资料约束模型,结合区域气象、植被及土壤状况资料,定
量评价了2001-2009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时空分布格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ChinaFLUX 通量观测数据(CO 通量 FCO ,潜热LE 和显热 H)随机误差呈现尖峰厚尾的
2 2
特征,表现为高值通量区的正态分布和低值通量区的双边指数分布的叠加;通量大小是影响通量
随机误差的主控因子,而环境变量( 如:温度等) 则通过改变通量大小从而影响随机误差。
ChinaFLUX 通量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在分布、大小及与通量大小的关系,与 AmeriFLUX 、
CarboEurope 典型生态系统的通量数据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呈现一致性。
(2) 不同通量数据处理方法由于参数设置差异对碳通量组分年总量估算都存在显著影响。其
中夜间数据校正u*c 确定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 NEE 年总量估算的重要因子,而特殊年份下数据插
补模型的选择可能导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 )估算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异常值剔除参数选取、
-2 -1
u*c 确定及缺失数据插补模型选择导致站点NEE 年总量估算总绝对偏差为 16.72~54.48 g C m a ,
森林站点普遍高于草地站点。就相对偏差而言,草地生态系统 NEE 估算对数据处理方法参数设
置更敏感。
(3) 碳水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的约束作用不同。在 SIPNET 模型 16 个待优化参数中,7
个参数能被 NEE 较好的约束,而生态系统蒸散(ET )对与水分相关的4 个参数具有显著的约束
作用。当 NEE 和 ET 数据共同约束模型时,可降低模型待优化参数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型综合模
拟精度。对于存在明显季节变化的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数据的样本量及时间代表性对模型参数估
计有一定影响,模型参数优化时需慎重考虑模型约束数据的样本量及时间代表性。
(4) 通过利用多种森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数据约束模型,估算得到 2001-2009 年中国森
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 ),NEE ,生态系统呼吸(Re )及ET 年均总量分别为 1.56Pg C,
-0.28 Pg C,1.28Pg C,0.49 P kg H20 。受环境条件及植被分布空间变异的影响,我国森林生态系
统碳水交换状况空间格局分布特征明显,总体表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由于覆
盖面积较大及相对较优的水热气候条件,常绿针叶林总量最高,约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水交换
总量的 50% 。夏季生态系统碳水交换速率高于冬季,其中GPP,Re 和 ET 呈现“单峰”的季节变
化模式,而 NEE 则呈现弱“双峰”的季节变化模式。
关键词:模型数据融合,不确定性分析,Metropolis 模拟退火,碳水通量,涡度相关
i
Abstract
Abstra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多尺度理论的海洋特征提取.pdf
- 基于多点模拟的亚像元制图.pdf
-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精细分类方法研究:以朝鲜半岛中西部地域为例.pdf
-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精细分类方法研究:以朝鲜半岛中西部地域为例-地理资源与环境.pdf
- 基于多源数据的环北京地区沙尘特征研究.pdf
- 基于多源数据与数据同化的陆面过程能量研究.pdf
-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法研究—以广州市为例.pdf
- 基于多主体模型的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pdf
- 基于多主体模型的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地理资源与环境.pdf
- 基于分形几何的dem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