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元宵节作文1200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中的元宵节作文1200字 本文是对于记忆中的元宵节作文1200字的文章,仅供参照,如果觉 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上元节的那一夜,母亲拽灭所有的电灯,只有面灯闪着微 弱的光晕。就这么万籁俱静起来,隐隐约约的,我被这静谧包围着。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记忆中的元宵节作文,请同学们仔细阅读! 【记忆中的元宵节】 观看完上元节市政统一燃放的烟火,回来进入居住的小区,发现 好多人家的凉台上挂着光芒轻柔的红灯笼,才忽然醒悟——这本来是 赏灯的日子,这使我的记忆不断的回放。 小的时候家家户户糊花灯,点燃蜡烛,赶场似的和伙伴们相互追 逐,谨小慎微的挤在人群中看各单位组建的秧歌队表演,往往这一队 刚才扭罢,另一队又袍笏登场。都踩着高跷,手上举着镰刀、斧头等 道具灯样,就是再俏皮的孩子也不敢太近前,被踩到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时仍是大集体系,两个最大的姐姐仍是镇蔬菜队的社员。自然一年 一次的秧歌拼,姐姐所在的生产队自然不肯落伍。每家必须抽调一 到两人参加训练。父亲用他那双有力的大手,为姐姐钉着要参加排演、 表演的木高跷,我则期待父亲闲下手来为我们小姐妹扎制灯笼。我总 能在秧歌队里找到姐姐的同学,那个背着长剑、白面书生妆扮的吕洞 滨是个反角,儒雅倜傥,在我内心她就象唱青衣的名角同样占有着重 要地位(那时听蒋子龙《蛇神》的小说,就对戏剧中的人物的扮相盲 目崇敬起来),我就举着爸爸用铁丝围成的南瓜样的小灯笼,随着秧 歌队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走下去! 记忆里我只有一次随着大人去观灯展,展地设在偏僻的城市的一 角,没有硬化的广场土土豁豁,再加上人流如潮的阵容,我只记得被 大人牵着手,一步不能停的走着。花灯上有贴着天神模样的,各样姿 态的飞禽走兽,更多的是《西游记》中众多的宝贝人物。财大气粗的 单位制作出巨型的嫦娥奔月、麻姑献寿等传统风情的灯笼,因为我家 墙壁上就贴着有这些内容的年画,内心就更振奋起来。 不知从哪年开始,我们既不糊制灯笼了,政府也再没组建过秧歌 队,更别说上元节的花灯会了。只是不甘寂寞的老年人平常用来健身 的扭扭秧歌,过年过节的绕街走地扭扭,可全然没有踩高跷和锣鼓喧 天的阵容。这么一来助长了放花炮的风俗,把大家聚到一块,人们享 受着最不易留住的绚烂,最后踩着落地的纸屑,轰隆隆的来又急急忙 的散去。倒是母亲一年接一年的把她的面灯进行下去。 在北方母亲不做面灯,或许是我记忆不起来她做吧。搬回故乡, 我以探亲的方式回去,母亲就从小年开始一直的忙着。母亲把祭灶神 的红纸早早准备好,专等我回去写“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这 是我最喜悦、荣耀的时候了,我开始又写起春联来,大门巨幅的字也 敢涂鸦。大弟、二弟都住在一同,不知有多少门的春联要写,还有无 数的小福、小春字,还有身体健康,仰头见喜等等小条幅,更别说鸡 圈、鸭舍、大小车辆都得题字,直写到三十的正午,父亲不停的摧开 饭了,我仍是半跪在炕上,不肯让出爸妈吃饭的小桌来。父亲当着头 一年到达的女婿说我从小就这么犟,被抖出秉性也不恼火,等真实那 些红纸张贴起来,氛围就蓦然不同了。 上元节妈妈一大早就起来把面和气醒着,菜子油和灯心是更早准 备好的。做面灯的面必须是死面,这样受热才不变形,吃起来也劲道。 在我们还在洗漱的时候,妈妈的面灯就已出笼了。水浮蜡似的造型, 竟然还有莲花状的,妈妈还别开生面捏出个面龙,正在用细细的麦篾 儿做龙须。妈妈就热的软劲把浸过油的用纸捻成的灯心一一插入带有 凹状的面灯中心,然后放到孩子们碰不到的高地晾晒起来。太阳一落 山,小孩子们还在当街乱跑的当,妈妈把已经凉透、外面绷着一层皮 的面灯摆到桌子上,挨个小心的注入菜子油来。刚一插黑,灶台上, 窗户上及大小门的门垛上就都放上了面灯。“能不能燃到天明?” 不知深浅的问。“别瞎说,风不大,或不落雪的话就能。”妈妈还特 意拿一盏莲花灯放到我的床前,说我身体不好,用来驱邪降福的。 乡下人睡的都早,不想点灯磨油浪费电钱。只管是上元节,孩子 们手捧着面灯,走家串户的燃放上一阵花炮、小鞭就都归家吃元宵了。 不到夜半,家家户户的大灯就全熄了,只剩下面灯微弱的光鬼火似的 闪烁。过去白面这东西金贵,有的孩子不等灯油燃完就绕着四周啃起 面灯来。不论怎样艰辛的年月,母亲总能省出一两瓢白面来等着做面 灯,不为其他,为了一家大大小小祈福一整年的健康、平安! 上元节的那天下午,母亲撵着恋着和我说话的姐姐快快回家。正 月十五不许出嫁的姑娘看娘家点灯,这已经是多少年的约定俗成。我 紧张的问那我呢?妈妈笑了又笑,说我经常在外,对我早已是破了规 了。也是,我在这象个十足的外乡人,或许从小没有这样的语境,我 连祖籍话也不会说。我随姐姐去她家玩,她也学母亲样早已蒸好了面 灯,她那两个金刚儿子趁姐姐不在,正在嘻嘻哈哈把弄面灯呢。 一般面灯是着不到黎明就全熄灭了,次日一早妈

文档评论(0)

132****04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