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损害—主要检查皮疹类型、数目、大小、边缘、色泽、部位、分布、表面及查菌情况等。 神经损害—主要检查神经形态、神经功能。神经功能—主要检查浅感觉有无异常,包括触觉、痛觉和温觉,检查顺序一般先测痛觉,而后测触觉,两者均丧失,不必在做温觉测定。如痛觉、触觉正常时,再测温觉。 六、诊断 诊断标准: 1、浅感觉障碍与闭汗; 2、神经粗大; 3、皮肤涂片或组织病理中查到麻风杆菌 4、特异性组织病理变化。 七、鉴别诊断 麻风病要与许多皮肤疾病相鉴别,要客观的进行各项检查和综合分析。常需要鉴别的疾病有:1、单纯糠疹2、白癜风3、贫血痣4、扁平苔癣5、急性荨麻疹6、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花斑癣7、体癣8、玫瑰糠疹9、银屑病10、多形性红斑11、环形红斑12、离心性环状红斑13、结节性红斑14、急性湿疹15、环状肉牙肿16、结节病17、蕈样肉芽肿18、盘状红斑狼疮19、限局性硬皮病20、异色性皮肌炎21、皮肤黑热病22、二期梅毒疹23、淤积性皮炎24、疣状皮肤结核25、皮肤白血病。 麻风皮损及普通皮肤病皮损鉴别要点 主诉:麻风主诉为不痛不痒或有麻木感 浅感觉检查:麻风皮损有不同程度温痛触觉障碍 治疗:治疗普通皮肤病皮损的外用药对麻风皮损无效 神经症状 麻风菌具有嗜周围神经的特性。几乎所有的麻风病人迟早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且皮肤损害与神经损害是互相关联的。 少数病人可仅有神经症状而无皮损称“纯神经炎麻风”。 在麻风初发表现中,也多以神经症状为主,甚至在疾病治愈后,部分患者仍遗留神经症状,因此麻风也可认为是一种神经科疾病。 错误执钳方法 血管钳的开放 错误执镊方法 手术镊 有齿镊 (组织镊。分粗、细齿) 无齿镊(平镊或敷料镊) 持针钳 持针钳夹针 持针钳的执握方法:把抓式、指扣式、掌指法、掌拇法 景洪市人民医院医教科 杨 荣 外科主治医师 0691-2129833(办公室) 13578150988(手机) 乡村医生麻风病培训青川疾控中心袁伟贤 ___.9 左眼睑闭合不全、左侧面瘫 双眼睑闭合不全 左手环、小指爪形指 右手猿掌、爪形指、部分指间关节挛缩、强直 右垂足 左足跟部溃疡 一、麻风病定义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至少已流行了二千多年。全球均有流行,公认麻风病以往在印度和中国流行最为严重。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引起畸残的一大原因,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5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几代麻风病专家、广大麻风病防治和管理人员的辛勤努力,我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在省(市、区)或地(市)水平均提前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消除麻风”指标。按照比世界卫生组织严格10倍的我国标准,2000年,全国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县(市)已达90%. 二、流行病学 一、防治现状 ____年底全国共有麻风病现症病例数6603例; ____年全国新发麻风病现1597例 患病率大于1/万 青川县:____年共有麻风病现症病例数8例; ____年新发麻风病现1例 (二)流行过程 麻风病是由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5年,最长可达10余年,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麻风病的传染也需要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个体三个环节,自然和社会两个因素。 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MB)患者,其皮肤及粘膜损害处含有大量的麻风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或经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 易感个体—麻风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对麻风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力。 自然因素—指气温、湿度、紫外线的强度等。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卫生状况、文化教育、人口流动、交通状况、风俗习惯等。 三、病原学 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体,简称麻风杆菌和麻风菌,其分类学上属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是分枝杆菌中惟一能侵犯人和动物神经组织的病原菌。自1873年汉森发现麻风菌以来,迄今已有130多年,体外人工培养迄今仍未获成功。麻风菌对数期生长世代时间需11-13d,而一般细菌增殖一代仅需时20-30min,而同属于分枝杆菌的结核杆菌约需18-20h.因此,麻风病潜伏期较长与其病原菌生长速度慢有关。 病原学 环境因素对麻风菌活力有明显影响。麻风菌经紫外线照射30-60min,或经日光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