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旧唐书·姚思廉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原文: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丁继母忧,庐于墓侧,毁瘠加人。服阕,补河间郡司法书佐。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列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贞观初,迁著作郎。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縡、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选自《旧唐书·姚思廉传》)译文:姚思廉,字简之,是雍州万年人。姚思廉年少时跟随父亲学习汉史,能够完全继承家业,他勤学寡欲,从来有谈到家里财产。姚思廉在陈时担当扬州主簿,入隋后任汉王府参军,后因服父丧退职。为继母守丧,他在坟墓旁结庐居住,哀伤消瘦超过常人。居丧期满,任河间郡司法书佐。姚思亷上表陈述其父遗言,隋炀帝下诏准许他继承父志续撰梁、陈史书。姚思廉后来成为代王杨侑的侍读,正好碰上义师平定京城,代王杨侑的府僚纷纷逃奔,只有姚思廉陪伴代王,不离他的身旁。义军就要登上王府殿堂,姚思廉厉声说道:“唐公高举正义之旗,本意在于匡正王室,你们不应当对代王无礼。”大家都很敬服他的话,于是在殿堂的台阶下排列。高祖听到这件事后认为姚思廉很忠义,允许他扶持杨侑到顺阳阁下,他流着眼泪行过拜礼才离开了杨侑。观看的人都赞美说:“(姚思廉)是忠烈之士啊。仁义之人有士气,这说的就是他这样的吧!”高祖即皇位之后,任命姚思廉为秦王府文学。后太宗征伐徐圓朗,姚思廉当时在洛阳,太宗曾从容谈到隋代灭亡的事,感慨地赞美说:“姚思廉不惧怕兵刃,敢于宣明大节,在古人之中查找,也很少有能超过他的!”于是寄赠给他三百件物品。贞观初年,姚思亷升任著作郎。描绘他的画像,收入《十八学士图》,朝廷又让文学褚亮为他写赞词说:“刻苦勤奋,记载实录面临危难献身正义,留下风范劝勉习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共同修撰梁、陈二史。姚思廉又吸取谢炅等诸家梁史著述成果,续成父书,并推求硏究陈史,删改増加傅绊、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然裁定总论,但它们的编辑修改,都是姚思廉的功劳,赏赐(给姚思廉)五百段彩绢姚思廉由于是秦王府旧僚,深受太宗礼遇,政策上有何过失不当,让他隐秘上奏,姚思廉也直言不隐。太宗将巡幸九成宫,姚思亷谏道:“离宫游玩,是秦皇、汉武做的事,本不是尧、舜、禹、汤这些圣明君主所做的事。”太宗解释说:“我有气病,天热病就立即加剧,原来不是生性喜好游乐玩赏。”于是赐姚思廉五十匹帛。贞观九年,赐爵为丰城县男。贞观十一年姚思廉去世。太宗深切悼念惋惜他,停止朝事一天,追赠姚思廉为太常卿,谥号为“康”,并在昭陵赐给他墓地。相关练习:《旧唐书·姚思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