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么知道鱼的年龄? 答:鱼的鳞片上有树干上一样的年轮。 鱼类的侧线有什么功能? 答:鱼类的侧线有远距离感觉的功能。 什么叫鱼类的“婚姻色” ? 答:鱼类到了“恋爱期”其体色变得格外漂亮。在生物学上叫“婚姻色”。 海鱼为什么不咸? 答:海水又咸又苦,鱼肉却是淡的,其中的奥妙在于:海鱼的鳃丝上有一种排盐细胞,可以把血液带来的盐分及时排出体外。 鱼是否睡觉? 答:睡。在水中静止不动或轻微摇动。 第61页,共11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淡水中最重的鱼是什么鱼?答:俄罗斯伏尔加河中的鲟鱼重达900多公斤 淡水中最长的鱼是什么鱼?答:白鲟。体长可达6—7米。 世界上最小的鱼是什么鱼?答:菲律宾的矮鰕虎鱼,体长仅1—1.2厘米。另一种“潘达克”?鰕虎鱼体长仅0.75—1.15厘米。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是什么? 答:鲸鲨。 第62页,共11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海龟识途之谜 印度洋里的绿龟大约每四年都要跋涉数百公里回到相同的海滩产卵。法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海龟具有这种奇妙识途本领的原因,并证实海龟可以依靠地球磁场定位。 研究人员首先捕获一批处于产卵周期初期的海龟,然后把它们送到数百公里远的海域放归大海,再通过卫星定位跟踪这些海龟返回的全过程。结果发现,海龟的“导航系统”如同一个指南针,无论海龟从什么地方出发,“导航系统”总是指向其产卵地的方向。不过,海龟只能依靠自己的“指南针”辨别方位,而没有抄近路的本领,如果遇到不利的洋流,一个离产卵地几百公里远的海龟也许要绕道几千公里才能回到产卵海滩。研究人员因此推断,海龟的“导航系统”非常精确,但也相当简单。 第63页,共11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在研究地球磁场对海龟定位能力的影响时,研究人员在海龟的头顶上放置了一个强磁铁,以扰乱地球磁场的作用。结果发现,海龟的定位能力明显减弱,但它们最终还是可以回到自己认定的海滩。研究人员由此推论,利用地球磁场是海龟辨别方位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办法。他们分析认为,与信鸽和某些海鸟一样,海龟可能也具有依靠气味辨别方向的能力,但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论证的假设。研究人员表示,对海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有效地保护濒危海龟。 第64页,共11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马来西亚渔民捕获形似海藻的怪鱼 3月9日,马来西亚槟榔屿州高渊港口一渔民在巴都茅附近红灯脚海域捕鱼时,意外捕获1条身长12厘米、重100克、会变色且外形像海藻的怪鱼。这是当地开埠近百年来渔民首次见到的此类怪鱼。 这只怪鱼外型很奇特,有两鳍类似双蹼,腹下还有一对类似双手的腹鳍,头顶有肉冠和两支触角,围观的人把它形容为“剑龙”。当地渔民说,自他们讨海以来,从未见过类似怪鱼。因为没有记录以及不久前印尼苏门答腊岛曾发生6.6级强烈地震,所以一些渔民怀疑可能是地震造成海底震动,这条怪鱼才会出现在该海域。 捕获到这条怪鱼的渔民说,这条鱼身有软刺,无鳞且软滑,在用手抓时有触电感。 第65页,共11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南极水域发现奇特新生物 2月25日,由14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南极科考队公布了他们在南极新发现的生物物种。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的两大冰架先后坍塌,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的海床显露出来,科学家因此得以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生物物种。 朱利安·古特是南极科考队的首席科学家,南极科考是国际极地年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项研究工程已于3月1日正式启动。这位科学家表示,在南极发现的生物至少有30种似乎是首次发现。研究人员在南极海床的一块水域记录了大约1000种生物,这个地方比较温暖,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已经导致层层叠加的冰架发生坍塌,进而影响海底的生态系统。 第66页,共11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该科考队的科学家说:“这是一块人类尚不知道的处女地。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冰架坍塌后这个地方的地貌和物种情况,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根据确定20年后地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全球变暖如何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我们也无从所知。”科学家这次还在海底发现了百合花、海底黄瓜和海胆,它们都在海底繁茂地生长着。 第67页,共11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在远离南极半岛东海岸的南极威德尔海,有1万平方公里的海床数千年来完全被100米厚的拉森A和拉森B冰架隔离起来。然而这些冰架近年来却不断坍塌,于是一些物种就开始来到这个区域居住,而这些新“移民”在冰架断裂之前是不可能在此生活的。这个国际科考队最近完成了对这个区域长达10周的调查研究。他们利用摇控操作机械,对这块海域底下的生物首次进行全面的调查。在周围的冰架坍塌之前,科学家研究这个海域生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