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32 页 共 NUMPAGES 32 页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上时政疏
王安石
年月日,具位臣某昧死再拜,上疏尊号皇帝陛下:
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虽无暴政虐刑加于百姓,而天下未尝不乱。自秦以下,享国日久者,有晋之武帝、梁之武帝、唐之明皇。此三帝者,皆聪明智略有功之主也。享国日久,内外无患,因循苟且,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趋过目前,而不为久远之计,自以祸灾可以无及其身,往往身遇灾祸而悔无所及。虽或仅得身免,而宗庙固已毁辱,而妻子固已困穷,天下之民固已膏血涂草野,而生者不能自脱于困饿劫束之患矣。夫为人子孙,使其宗庙毁辱;为人父母,使其比屋死亡,此岂仁孝之主所宜忍者乎?然而晋、梁、唐之三帝,以晏然致此者,自以为其祸灾可以不至于此,而不自知忽然已至也。
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旷日持久,则未尝不终于大乱。
伏惟皇帝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然享国日久矣,此诚当恻怛忧天下,而以晋、梁、唐三帝为戒之时。以臣所见,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浇薄,财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此臣所以窃为陛下计,而不能无慨然者也。
夫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晋、梁、唐三帝者,不知虑此,故灾稔祸变生于一时,则虽欲复询考讲求以自救,而已无所及矣!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过今日,则臣恐亦有无所及之悔矣。然则以至诚询考而众建贤才,以至诚讲求而大明法度,陛下今日其可以不汲汲乎?《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臣愿陛下以终身之狼疾为忧,而不以一日之瞑眩为苦。
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预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伏惟陛下深思臣言,以自警戒,则天下幸甚!
(节选自《王安石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预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B.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预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C.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预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D.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预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也可做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如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中“而方今公卿大夫,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为宗庙万世计”中的“宗庙”即指后者。
B.伏惟:亦作伏维,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李密《陈情表》写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C.逸豫:这里的“逸豫”是指大臣们胆怯、无所事事,与“逸豫可以亡身”中的意思不同。
D.《书》:指《尚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儒家六经之一,故又称《书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篇议论“时政”的奏章,但作者先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紧紧抓住影响时政的关键人物——“人主”的态度展开论述。
B.给君主进言,不乏溢美之词。作者先赞颂“陛下”谦恭节俭、聪明智慧,民风淳朴,但接着指出国家财力不足,因而才急需改革。
C.正文的一、二段先论古,意在为直言进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第三段开始,笔锋一转,由古而今,切入正题,议论时政。
D.文章引用《书》中的句子,形象地说明变法会引起短时间的不适,劝谏皇帝不要因为遇到一些阻碍就停止改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
(2)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浇薄,财力日以困穷。
5.王安石急于向皇帝“上时政疏”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一、
1.答案 C “采擢”为提拔之意,与前面的“蒙”连用,句意完整,不能与其他词语相连,故在“采擢”后停顿,排除B、D两项。“进越之罪”为名词,作“避”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据此排除A项。
2.答案 C “这里的‘逸豫’是指大臣们胆怯、无所事事,与‘逸豫可以亡身’中的意思不同”说法错误。此处“逸豫”是“安乐”的意思,两者意思相同。
3.答案 B “民风淳朴”错误,原文为“风俗日以浇薄”,应是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七 名篇名句默写.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七 名篇名句默写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九 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Ⅰ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阅读补全(七选五)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阅读补全(七选五)-高考真题.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四 完形填空.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四 完形填空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四 完形填空-高考真题.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五 书面表达.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五 书面表达 (1).docx
- 2023新课标版英语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十五 书面表达-高考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