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夜客癖当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
隆冬之夜,寒气凌人,书窗外,一轮孤月挂天心。意兴萧疏之际,有朋来访,欣然起迎,烹茶以待。红泥风炉上, 竹炭渐渐转红,火苗雀跃“哗剥”有声;铁釜上水汽氤氯,釜中开始冒气泡,起初细密如蟹眼,顷刻间鱼眼大小的水泡“咕噜 咕噜”密集上冒,釜中“呼呼”如松风过耳,沸汤注入茶盏,主客细细啜饮,谈兴盎然。炉火、水汽与茶香,使得寒夜变得 生机盎然,天上的一钩冷月似乎顾盼有情,窗外一树梅花暗香浮动……这是南宋诗人杜耒在《寒夜》一诗中所描绘的意 境,其中“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被奉为茶与诗珠联璧合的杰作而备受称道。
诗中展现的寒夜烹茶接待来客的情趣,温馨而优雅,很容易联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酷酒,红泥小 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不过细细品味,会发现这两首写作时间相隔三百余年的寒夜诗尽管意境相近,但在待 客之道的情调与趣味上有很大的不同:白乐天以酒飨客,杜耒以茶当酒。酒是温热的,扩散的,是破愁散,是忘忧汤; 茶是淡雅清新的,内敛的,清醒的,意境幽远的。杜耒寒夜里的一盏清茶蕴藉淡雅,令人其乐融融宠辱皆忘。但能尽兴, 烹茶足矣,何须煮酒?再读白居易的“能饮一杯无”,不觉有略嫌多余之感。在爵中,“茶”与“酒”,除了饮料性质上的不同, 还有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很多宋诗选本都收了杜耒的《寒夜》,耳闻目染之余,我也就轻轻放过了。但一次无意中从《金 性尧选宋诗三百首》里读到对这首诗的点评时,顿觉眼前一亮:
此诗曾选入《千家诗》中,大家亦很熟悉,但它却是写美感心理之转变的一首很成功作品。旧本《千家诗》注云: 寻常亦是此月,但觉今夜梅花芳香,其倍佳于他日也。单从梅花芳香上去理解,就显得泥了窄了。
金性尧先生的目光太独到了,他从这首茶诗中看到了某种审美心理的时代变迁。这一独出机杼的见解也给予我很 大启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意趣,在中国文学上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所引发的影响,不仅在日常生活,也在 文化审美领域上。因而“以茶当酒”的待客方式和旨趣,无论在茶文化史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都值得一书。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一部酒的历史,几乎等同一部中华文明史。在古代,酒的原料是粮食、水与酒麹,将蒸熟 的粮食与水、酒麹拌匀,发酵后得到的液体就是酒。酒含有酒精,通过刺激大脑中枢,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跳加快情 绪贲张,可以助兴,过量那么会癫狂,所以诗人艾青很形象地称它具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酒自出现起,就成了各种 场合中不可或缺的饮料,上到敬天祭祖、国事大典,下至宴会雅集、居家待客,酒都充当了重要角色。古往今来,酒在 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诸多溢彩流光的诗篇,当然也不乏种种因狂饮无度而招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下场的记录。
但是,随着饮茶习俗的出现,特别是茶成为一种新兴饮料就受到了越来越多文人雅士的青睐,并开始与精神文化 生活发生联系,饮茶从日常七件事之一渐渐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比起饮酒,饮茶要晚得多。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原乡,茶树与茗饮习俗起源于我国大西南横断山脉的云贵川地区, 那里至今存在着大片自远古时代延绵而来的古茶树群落,可以推断饮茶的历史理应与酒一样悠久,只是限文字资料的阙 如,相关文字记录很晚才出现。顾炎武说“自秦人取蜀,始有茗饮之事”,战争打破了封闭,西蜀茶事随着秦汉帝国的扩 张经营逐渐向九州各地传播。魏晋之后,随着国内交通的拓展,各地往来频繁,茶叶开始流向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江南地 区,饮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食桌和客厅的必备饮品,这不仅改变当时的生活习惯,并且随着饮茶成为文学书写 的对象,与文化创造相联系,在丰富了文学表现领域的同时,也引起文化意识领域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轨迹,从饮茶在 魏晋与唐宋的文学领域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也大致可以看到某种端倪。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版
文学史上,对上述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学特色分别有“魏晋风度”与“唐宋风流”之类的说法。从文化上看,魏晋风度与 唐宋风流不同。这种不同,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是饮茶风气的普及,并且由于这种新饮料的流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 惯,引起社会经济及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变,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言及魏晋风度,不得不提当时在士人中风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服药、清谈、放诞、狂狷、任性、游山、乐水、 写诗、弹琴、长啸、享乐、颓废,等等。这些“在乱世中如何精彩地活着”的人物与故事,很大程度上都与酒的激发有关, 可以说在魏晋时期,整个社会都浸泡在酒缸里,难怪鲁迅要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为题来阐述当时的士 人生活与人生态度。
魏晋名士以竹林七贤最为代表性。所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篇的说法是指陈留人阮籍、阮咸,谯国嵇 康,河内山涛、向秀,琅那王戎。七人气味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