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病变的分型和术式选择.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分型及其问题 Lefevre、Medina分型 存在的问题: 1、6个与7个分型方法 2、IVa, Ivb与0,0,1—0,1,0和负向重构的关系 3、分叉角度的地位不明 4、分支血管直径意义不清 第1页/共55页 一、保护性/再进入导丝和分叉部位几何学关系 远端直角分叉:主干支架后,保护性导丝后退困难;再进入分支难度大;后撤保护性导丝对分支开口段损伤重,同时损伤Polymer 第2页/共55页 远端分叉角度小:主干支架后,后撤导丝总是损伤分支开口的外侧缘 第3页/共55页 分支导丝断裂:见于分支开口、近端较为扭曲时 第4页/共55页 Y型分叉 T型分叉 第5页/共55页 Main Issues in LMCA PCI Site of lesion : ostium.. or Shaft or distal bifurcation.. A 第6页/共55页 Main Issues in LMCA PCI LM alone LM + 1 V disease ? LM + 2 V disease ? LM + 3 V disease ? B 第7页/共55页 Main Issues in LMCA PCI Prognostic Factors : High Risk vs Low Risk Patients Emergency vs Elective Interventions Risk of Late Thrombosis Risk score ? C 第8页/共55页 Different types of distal LM Stenosis Not involving LAD or LCX Involving both LAD LCX Involving only one vessel ( LAD or LCX ) With additional distal lesions one or both LAD or LCX 第9页/共55页 二、斑块迁移 远端分叉角度60: 斑块多沿着分支外侧缘延伸,故需要保护导丝. Vasilev et al. Dis-matched carina extension, JOIC 2010 第10页/共55页 因此,1:1球囊扩张主干后的病变类型才是最终的定型 a.主干支架术后,分叉嵴移位是导致分支开口狭窄的主要原因 b.Provisonal 术式对支架平台要求是:主干支撑强、重塑分叉嵴稳定 c.支架侧孔对分支闭塞没有影响,但影响分支内再支架的膨胀 第11页/共55页 Dmother = 0.67* (Ddaughter 1+ Ddaughter 2+ … ) G. Finet Finet et al. Eurointervention 2007; 490-8 Dmother3 = Ddaughter 13 + Ddaughter 23 + … Murrays law 三、计算血管直径 Structure-function scaling laws of vascular trees 第12页/共55页 Proximal Distall 当分支弥漫病变时,QCA选取远端RVD的可靠性降低,低估分支狭窄程度。 小血管的判断往往是错误的 第13页/共55页 四、分叉角度 MV SB SB MV SB SB 术前 双支架术后 第14页/共55页 舒张末期远端分叉角度(n=266) (degree) 0 5 10 15 2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术前 LCX LAD 0 5 10 15 20 25 25 50 75 100 125 150 (degree) 术后即刻 LCX LAD 4 Serruys et al. EBC IV, Prague 2008 左主干末端分叉角度 Role of the Bifurcation Angle (LM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