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14 岳阳楼记(学生版+解析版).docx

202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14 岳阳楼记(学生版+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4 岳阳楼记 (一)(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统治者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乐民之乐者(???????)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以刀劈狼首???????B.以伤先帝之明???????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过清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二)(2022·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忭(biàn):喜乐,欢欣。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 ) (2)先天下之忧而忧( ) (3)始治官舍( ) (4)引流种树(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予至扶风之明年 D.以为休息之所 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亭以雨名,志喜也。 9.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 (三)(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乙) ①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②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③余自钱塘移守胶西②,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③;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④,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为苟全⑤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④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⑥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yi12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