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研究报告”中“农林牧渔”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6943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1
文2: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8
1 杂交早稻的发展历程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农学毕业论文资料)
文1: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DOI:/-.005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水稻生产和稻米消费大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稻米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水稻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本研究介绍了长江中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4省杂交早稻生产及新品种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历程,分析表明品种生育期短、前期低温冷害、中期阴雨寡照、后期高温逼熟是制约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生产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发展杂交早稻生产与研发应采取价格市场引导化、育种目标多样化、品种审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轻简化和种植区域化、板块化、规模化等措施。
1 杂交早稻的发展历程
1.1 长江中游双季早稻生产概况
长江中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4省,总面积68万km2,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中国早稻播种面积为599.01万hm2,总产量3 186.8万t,而长江中游早稻播种面积为330.57万hm2,总产量1 794.2万t,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早稻的55%以上,是中国主要的双季早晚稻种植区之一[1]。长江中游双季早稻生产先后经历了常规早稻、三系杂交早稻、两系杂交早稻及超级杂交早稻的历程,形成三系杂交早稻、两系杂交早稻及常规早稻并存的格局。
1.2 杂交早稻的发展历程
1.2.1 三系杂交早稻的发展 1973年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197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由于早期测配的恢复系原产于东南亚地区,我国只能用作一季中、晚稻,因此我国在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稻组合都是中、晚稻杂交组合,然后通过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适于配制杂交早稻组合的恢复系。1980年我国开始试种杂交早稻,主要推广组合有威优48、威优49、威优1126和威优402等,这些组合存在着生育期偏长、落粒严重、空秕率高、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等问题,种植面积一直不大[2]。1981年全国推广籼型杂交稻面积共计511.7万hm2,而当年杂交早稻种植面积仅18.74万hm2,仅占3.7%。1991年杂交早稻种植面积达到最大(320.5万hm2),但也仅占当年杂交水稻总种植面积的18.1%。随后杂交早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96年种植面积下降到236.84万hm2,单产量为5 587.8~6 316.8 kg/hm2[3]。90年代初,随着优质早熟高异交率的早籼不育系金23B的育成[4],推动了杂交早稻新组合的选育,以其为母本先后育成了优质高产的新组合金优402[5]、金优974[6]、金优463[7]、金优458[8]等多种早稻组合,解决了生产中品种生育期偏长、落粒严重、空秕率高、制种产量低及种子成本高等问题。
1.2.2 两系杂交早稻的发展 与三系法相比,两系法具有不受恢保关系限制、配组自由、一系两用、简化不育系繁殖程序等优点。随着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的深入,两系杂交早稻的研究与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品种香两优68、安两优25、田两优402、八两优100,均于1998通过了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9]。通过审定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较好地解决了过去三系杂交早稻组合早(熟)而无优(势)和高(产)而不优(质)的矛盾,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香两优68[10],平均产量可比当时三系杂交早稻组合高10%~15%,且米质优良,并在湖南省第4届优质稻品种评选中被评为优质米杂交稻组合,尹华奇等[10]据此品种的选育与实践提出了远中求近、爪中求质、以早攻早和强光生态型在高产优质杂交早稻育种中的技术路线。
1.2.3 超级杂交早稻的发展 2006年长江中游超级杂交早稻组合选育取得较大突破,两系杂交早稻组合株两优819和两优287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11,12],陆两优996和株两优02被湖南省认定为超级杂交早稻组合[13,14]。这些组合丰产性突出、米质有明显改善,且各有特点。其中,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育成的两优287达国标优质稻谷1级标准,填补了中国杂交早稻无国标1级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83例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96例老年人心房纤颤临床分析(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健康教育(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策(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优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农村代谢综合征患者中西医结合干预研究探讨(临床医学论文资料).doc
- 番茄高压静电场处理的生物效应研究(教学资料).doc
- 河北省农超对接多方利益共赢模式研究(行业资料).doc
- 豌豆子粒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变化研究(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不同形态氮肥对油橄榄幼苗生长的影响(行业资料).doc
- 改性纳米黑碳对棕壤有效态Cu酶活性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降解汽爆秸秆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钾胁迫对不同耐低磷基因型玉米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行业资料).doc
- 型孔轮式水稻排种器排种监控系统设计(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不同氮水平对温州蜜柑产量叶绿素及碳氮代谢物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中国省域间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分析(行业资料).doc
- 微量元素和硅钙钾肥对缩二脲毒害玉米的影响(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 四种葡萄砧木抗旱性的鉴定(农学毕业论文资料).doc
最近下载
- (一模)2026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延世韩国语单词第一册.pdf VIP
- 张佩兰溶栓讲稿课件.ppt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docx VIP
- 子公司治理制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VIP
- 20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选聘村干部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招聘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