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古代文学论文资料).docVIP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古代文学论文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古代文学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文学、艺术、军事或历史”中“中国史”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7607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2 一,性格特点: 2 1,为人正直,重德尚义 2 2,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3 3,计谋过人,胆识超群 4 4,仁中有伪,公私不明 5 二,性格成因: 6 注释: 6 文2: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7 一,性格特点: 7 1,为人正直,重德尚义 7 2,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8 3,计谋过人,胆识超群 9 4,仁中有伪,公私不明 10 二,性格成因: 11 注释: 11 参考文摘引言: 12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古代文学论文资料) 文1: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家喻户晓.它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18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这段历史中,政治事件风云变幻,战争场面惊心动魄,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三国演义》在曲折紧张,舒展自如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等上百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其中又以刘备最为突出.本文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重德尚义,礼贤下士,计谋过人以及仁中有伪等性格特点及其成因加以分析论证,旨在进一步了解人物,感知社会,认识历史,借鉴历史. 一,性格特点: 1,为人正直,重德尚义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阴险,全用权术和狡诈,和刘备的为人正直,重德尚义的形象都被典型化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雪弟恨兴兵伐吴,为义而死,刘备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不朽的信念: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诫,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① 初识徐庶,刘备得到的卢马一匹,伊籍对他说此马不可骑,乘则伤主;徐庶对他说,的卢虽然是千里马,却只妨主,如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刘备闻言变色说: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已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 徐庶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吾自颍上来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这真是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历史楷模.② 刘琮投降,刘备襄阳撤退时襄阳撤退时,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到江陵 倘曹兵到,如何迎敌 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却不忍心抛下百姓不管,含着眼泪对众将领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有人说刘备这是假仁假义,但又有谁能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仁义呢 所以后人有诗赞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汉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虽然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遭到了重创,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了人心,并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优势.因此作为明君,刘备基本符合了古人对明君的最基本的期待仁德爱民.但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仁德宽厚待人,与那些残害百姓的军阀判然有别,因此争取到了民心. 2,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曹操,孙权广发檄文,招纳人才.刘备,流落在民间的龙子龙孙,在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认真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后,奋起直追,表现尤为突出. 先看伐树望徐.徐庶,作为第一个投到刘备麾下的比较有文才武略的人物,一见刘备,便被刘备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职.樊城大战,先后打败吕氏兄弟和曹仁,让徐庶大展鸿图,大出风头.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如此难以割舍,不难看出,刘备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人才的来归. 再看三顾茅庐.作为徐庶,司马徽等人竭力推荐的卧龙——诸葛亮,刘备不惜屈驾,一而再,再而三的亲自登门拜访,以求其出山.初见孔明,刘备见其仰卧在草堂几席上休息,便不顾关,张二人的劝阻,愣是拱立阶下半晌;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但闻孔明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事实证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