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塞》教学设计 人教版《出塞》教学设计 《出塞》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及已积累古文知识,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品味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 3、在几首边塞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边塞诗的主要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路,大致了解“边塞诗” 1、出示《从军行》、《塞下曲》,师感情朗读。 2、这两首属于什么诗?简单介绍“边塞诗”的特点。 3、引入《出塞》。 二、熟读古诗,疏通古诗意思 1、师配乐朗读;生试读。 2、交流读诗方法:你有什么方法或途径把诗读懂? 3、按以上大家交流的读诗方法自主交流古诗的意思。 4、班内检查交流情况。 三、品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味 (一)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 1、在这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明月、边关) 2、“明月”和“边关”从秦汉时期到如今都怎样? 3、作者想借助这两种没有改变的景物来说明边关的一种什么现象?(边关的战事也一直在持续,跟秦汉时一样) 4、是啊!几百年了,边关的战事一直都没有平息,国家始终受到侵扰,此时作者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什么之情?(担忧) 5、点学生品读出“担忧”。 6、长年的战事,作者有没办法改变?所以作者内心又是如此的?(无奈) 7、点学生品读“无奈”。 8、每到寂静的夜晚,将士们面对皎洁如水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将士们思念着什么?(家乡)还思念着家乡的?(亲人)这又是多么凄凉的夜晚啊! 9、点学生读出“凄凉”。 家乡的人儿也想着将士您啊!因为您“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出示“万里长征人未还” 1、为什么“人未还”? 2、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战场上一种怎样的惨景? 3、将士们死的死,伤的伤,他们何曾不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边?可是“万里长征”,路途是如此遥远,来回谈何容易?作者内心对将士们如此遭遇充满了?(同情)同时为他们发出哀叹。 4、点学生品读“同情”与“哀叹”。 (三)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简介“李广” 2、从“但使”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可惜这位名将不在了,作者内心充满了对这位英雄的什么之情?(怀念) 点学生品读出“怀念” 提示:要是这位名将在该多好啊!要是朝廷能发现这样的人才该多好啊!这是作者美好的愿望。 品读出“愿望” 3、以此看出作者希望朝廷能怎样做?(任用良将) 四、课内外整合,挖掘古诗意蕴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边塞诗。 2、投影其中三首让学生朗读。 3、挖掘边塞诗的共同点。 (写的都是边关的景色。写的都是将士的生活。表达的都是作者同情、哀叹或赞扬将士的情怀。) 4、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配乐朗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板书: 出塞 明月边关 景哀叹(远离亲人) 人(将士) 忧国忧民 但使 情愿望(任用良将) 不教 《出塞》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读出诗的味道。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想象法 2、以诗解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边塞诗资料。 教时:一课时 教程: 一、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1、简介边塞诗,引出课题《出塞》 2、齐读课题,诗题中的“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边塞) 3、看到这样的诗题“塞”,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描述、用一句话说一说、用一句古诗呢?(学生想象,感知边塞的环境恶劣、战事频繁、生死惨烈) 5、引出《出塞》诗句,齐读。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纠正读音:教应读一声。《古代汉语字典》中教的意思是让、使,不让胡马度阴山,这里应读jiāo。按韵律的时候,也应该读教。唐人写诗通常要遵循平仄的规律,这个字读仄,跟我读,再读。 2、古人吟诵讲平仄规律,我们也试着把一声当平声,这样的字音可以拉长,读的平缓;三声、四声当仄声,读的短一些。学生试读。 3、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还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前面每两个字停顿以下,谁来试一试? 4、师范读。 5、师做手势,学生读。 6、学生读,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三、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1、再把诗读两遍,试着想一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学生自学,默读,思考诗的大意。) 2、展开想象,读出情感。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在荒凉的边关,一轮明月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2)对于“秦”和“汉”,你了解多少? (2)在“明月”和“关”前面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85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