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考试卷(一)巩固阶段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全国法考试卷(一)巩固阶段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全国法考试卷(一)巩固阶段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1、对电力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下列哪项所列部门管辖? A、电力部 B、国-.务.-院 C、国-.务.-院法制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参考答案】:A 【解析】见《行政复议法》第14条 2、下列情况中,可适用假释的有: A、姜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2000年刑满释放后,2003年又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B、张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C、王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D、方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参考答案】:C 【解析】: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变,确有海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选项中姜某成立累犯,不适用假释;B选项中张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也不适用假释;C选项中王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可以适用假释;D选项中方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拘役,不符合假释的适用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起草工作属于以下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 A、法律汇编 B、法律编纂 C、法律清理 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的基本方式包括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法律汇编,也叫法规汇编,是对已经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汇编成册。它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仅是一项技术意义上的工作。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的、统一的法典的活动。法律编纂是以制定法典为目的,因此也称法典编纂,它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之一,只能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进行。此外,有些学者还认为法律清理也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方法。至于D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则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凼此本题选B 4、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参考答案】:C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 【解析】依辅导用书的观点,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 (1)规定犯罪及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 (2)禁止不利于行为的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 (3)禁止不利于行为的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度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做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一般人的价值观念。 (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 (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据上引,选C正确。 5、经常住所在甲国的中国籍人李西在甲国死亡并未留有遗嘱,死后他在甲国留有一处农庄、一处别墅,还有存款、股票及珠宝等,在中国还有一处房产,并留有存款。其在中国的儿子为继承其遗产诉诸中国法院。甲国的冲突规定则规定,动产的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本国法,不动产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请问中国法院在确定法律适用的问题上,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动产与不动产继承均适用甲国法 B、动产与不动产继承均适用中国法 C、房产及农庄的继承适用甲国法,动产的继承适用中国法 D、不动产的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动产的继承适用甲国法 【参考答案】:D 【解析】: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1条,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关于李西的不动产的继承,因为中国与甲国均规定了不动产的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本案在甲国的不动产应适用甲国的法,在中国的不动产应适用中国法。关于动产部分,依中国规定应适用李西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即甲国法;而依甲国的冲突规范,动产的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李西是中国籍人,因此应适用中国法。但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9条,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外国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guich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