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宋代的私家园林 一 中原:洛阳、东京 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 单独建置的游憩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独乐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张氏园、吕文穆园。 培植花卉为主的花园——归仁园、李氏仁丰园。 江南:临安、吴兴、平江(苏州) “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环溪:宣徽南院使王拱辰的宅园,总体布局别致:南北开凿两个水池,水池东西两端以小溪为连接,形成水环绕着当中的一块大洲的局面,故名“环溪”。 湖园:原为唐代宰相裴度的宅园。园林主体是一个大湖 。一座园林不可能兼有六者:“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艰眺望”,唯独湖园能够兼此六者。 独乐园:是司马光的游憩园,规模不大而又朴素。园林占地约20亩,中央建“读书堂”,堂南为“弄水轩”,北为大水池。园主认为:人之乐,在于各尽其分而安之,自己既无力与众同乐,有不能如孔子、颜回之甘于清苦,只好造园以自适,而名之曰“独乐园”。 中原私家园林的特点: 依附于邸宅的宅院之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 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莳栽花木著称,有大片树林而成的林景; 筑山以土山为主,只在特殊需要的地方掺入石料; 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 二 江南:临安、吴兴、平江(苏州) 临安:南园、水乐洞园、水竹院落、后乐园、廖药洲 园、云洞园、水月园、环碧、湖曲园、裴园 吴兴(湖州):南沈尚书园、北沈尚书园、俞氏园、 赵氏菊坡园、叶氏石林。 平江(苏州):沧浪亭、乐圃、研山园、梦溪园 盘洲园(江西波阳)、沈园(浙江绍兴)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三 文人园林的兴盛 文人园林的兴盛 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到宋代已发展成为私家造园活动的大潮流,占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 简远:景象简约、景题诗化,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与概括,创作方法趋向写意的表征; 精而造疏,简而意足 疏朗:园内景物的数量不求其多,因而园林的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 雅致:以各种园林要素象征雅致格调及诗化的景题; 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文人园林兴起的原因: 文化登峰造极; 文人广泛参与造园; 政治、经济、社会; 佛教禅宗兴盛; 隐逸思想的转变。 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 壶天之隐 第五章 园林的成熟期(一) ——宋代(公元960—1271年)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建都开封,改名东京; 公元1126年,金攻下东京,次年北宋灭亡; 公元1138年,改杭州为临安,建南宋; 公元1271年,南宋亡; 同时代——辽、金、西夏。 第一节 总说 地主小农经济十分发达,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亦空前繁荣。 宫廷和社会生活浮荡、侈靡和病态的繁华 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建筑技术:李明仲《营造法式》是建筑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表现了多种建筑) 园林观赏树木和花卉: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出现嫁接和引种驯化。 品石:成为普遍使用的造园素材,出现专门叠石的技工,吴兴叫做“山匠”,苏州叫做“花园子” 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 许多文人大官僚同时也是知名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文人士大夫的造园活动大为开展,民间的士流园林得以进一步文人化,促成文人园林的兴盛。 宋代,诗词完全失去盛唐波澜壮阔的气度,主流已转向缠绵悱恻、空灵婉约。 画坛呈现人物、山水、花鸟鼎足三分的局面,山水画达到最高水平。 山水画讲究以各种建筑物点缀自然风景,突出人文景观的分量,表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倾向,同时不仅着眼于园林的整体布局,甚至细部、局部也刻画入微。 诗文与绘画在更高层次上融糅,诗画作品对意境的追求更为执著。 荆浩匡庐图轴 可望可行可游可居 崇山峻岭;溪壑茂林;野店村居;楼台亭榭。 马远踏歌行 夏圭烟岫林居图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叠山、置石、建筑、小品、植物等细部或局部刻画。 品茶、古玩鉴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 ——高山流水的琴音与园林山水环境的契合。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阶段,同时也促成了造园的繁荣局面。“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 第二节 东京、临安 一 东京 1.城市布局 东京有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