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分析》实验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一周) PAGE18 / NUMPAGES1 PAGE 1 《地理空间分析》 实 验 报 告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1年4月 实习目的 根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程,即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 来计算三江平原地区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实习过程 本次实验根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程,即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 来计算三江平原地区年平均土壤流失量,其表达式为: A = f·R·K·L·S·C·P,其中,A 为年土壤流失量,其中t /( km2·a) ;R 为降雨侵蚀力因子; K 为土壤可蚀性因子; L 为坡长因子; S 为坡度因子; C 为植被与经营管理因子; 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C 与 P 为无量纲单位; f 为单位换算系数 224. 2[5 - 6]。 降雨侵蚀力因子R计算 本文采用 FAO 建立的通过修订 Fournier 指数求算 R 值的方法 , 该方法既考虑年降水总量, 又考虑降水的年内分布, 数据也容易获取。其公式为: 式中: i 是月份; Pi 是月降水量; P 是年降水量。然后建立 R 与该指数的关系为: R = a * F + b 式中: a、b 取决于气候条件。本文利用张宪奎等发表的黑龙江省一些气象站点 1955 年~ 1989 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计算结果, 将其与该时段的修订 Founier 指数( F 值) 通过回归分析后得到。其中 a 和b 的取值分别为 2.34 和- 136.57。 在excel中计算出F与R值,添加R字段,将excel表与属性表相连接,然后使用IDW插值插入站点得到结果 土壤可蚀性因子K计算 输入对应K值,使用矢量转栅格,将z值设置为K 坡长因子L坡度因子S计算 坡度因子表示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定坡度的坡面上,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径流小区典型坡面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坡度因子计算公式 式中 :S为坡度因子,θ为坡度( °) 坡长因子表示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定坡长的坡面上,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径流小区典型坡面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坡长因子计算公式 其中,li 为像元 i 的坡长; Di 为沿径流方向每个像元坡长的水平投影距( 实际为两相邻像元中心距) ; θi为每个像元的坡度; i 为自山脊像元至该待求像元的个数。当像元方向为东、西、南、北时,Di = d( 像元边长值) ; 当像元方向为东北、西北、西南、东南时Di = √2 d。 其中,Li为像元坡面坡长因子,以 m 为单位; 22. 13 m 相当于 72. 6 英尺,为标准径流小区的坡长值; m为指数。m 随坡度而变,当坡度 θ≥5. 14°时,m = 0. 5; 当 5. 14° > θ≥1. 72°时,m = 0. 4; 当 1. 72° > θ≥ 0. 57°时,m = 0. 3; 当 θ < 0. 57°时,m = 0. 2 对于不完整图斑,如只含山脊或只含山谷或处于坡面中部均不含山脊和山谷的图斑,采用以下的公式, 将坡度与坡长按上述公式得到最终LS因子 植被与经营管理因子C计算 C值是有植被覆盖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无植被覆盖的标准小区土壤流失量的比值。C 值由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等决定。裸土地的 C 值为 1.0,没有土壤侵蚀地区的 C 值为 0。 添加C字段,对C字段赋值,利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图和中国土地利用代码,将C值赋予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得到 C 因子图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计算 P 值是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土壤侵蚀量与顺坡种植时的土壤侵蚀量的比值。措施好的 P 值小,未采取任何措施的 P = 1. 0。本研究由于没有设小区实验, 主要参照美国农业部手册 703 号和解译出的土 地利用现状图及相关的文献[5, 10, 11] 得出研究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P 值, 研究区水田多为水平梯田, 其P 值取 0103, 旱地据野外考察居多是坡耕地, 其 P值取 01352; 其它自然植被区和用地类型, P值取 1。 根据三江平原的土地利用分类及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和中国土地利用代码,在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图的基础上,将 P 值赋予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得到 P 因子图 实习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三江平原主要是无明显侵蚀现象土地最多,占到绝大部分土地,剩下的以轻微侵蚀的土地为主。且主要严重侵蚀现象发生在三江平原的西南西北方向,无明显侵蚀现象土地集中在东北方向。根据侵蚀强度表 ,三江平原除极强度侵蚀外,从轻度侵蚀到强度侵蚀,侵蚀面积随强度等级的增加而减少,全区基本上不存在剧烈侵蚀现象。

文档评论(0)

高校课程论文、函授、自考本、大专、本科论文,指导。 CAD、SOLIIWORKS工程建模。 ABAQUS、ROMAX有限元仿真模拟。(可进行工作站仿真模型跑数据)金相显微镜观测、红外显微镜观测、残余应力检测、轴承疲劳寿命实验、MTM摩擦磨损实验等检测和试验。 本人发表多篇SCI、EI、中文核心论文,授权多项专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