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雍正帝自我评价
1. 历史上对雍正的评价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余年,政治修明,百姓和乐。 人称“康熙盛世”。康熙皇帝晚年黄河众多成灾。 灾区粮食颗粒无收。灾名达上千万,可是国库空虚,竟拿不出赈灾粮钱,圣祖爷皇帝晓得当务之急是要改革吏制,可无法各位皇子争权夺利,政局意识变得错综简单。 他已无余力去完成这件事,只好从诸皇子中找一个力量挽狂澜的皇位承继者。 雍正皇帝即位后,努力于改革布新,在河南首先实施官绅一起当差,一起纳粮。 在江苏实行勘丁入亩,以取代以往的“人头税”。后又整理旗务,分给旗人田地,让他们自食其力。 这一系列政策,无疑打击了官绅,旗人,以及在野官员的利益,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遭到他们的重重阻遏,叫嚣“官绅不纳粮,不当差”是千古年来的制度,祖制不能改。“八爷党”趁机息事宁人,大肆辟谣攻击新政,以致一些读书人,在野官员不分黑白,不明事理兼顾一些私心的人,从一开头便用完了心思进行百般阻遏,甚至扬言“淹也要淹死田文竟”,但雍正皇帝信念依旧,冲破重重阻遏,宁愿得罪天下的读书人,也要坚持把“新政”实施下去。 为此他每天要阅读上万道奏折,批约二十万,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如此鞠躬尽瘁,竟没有感动那些作乱的“八爷党”和那些满口圣贤之道的读书人,对他的评价竟是那么不堪入耳,尖酸薄情,我想不只是我为他所遭到的不公评价感到不平,每一个关怀百姓疾苦的人都会为他叫屈,然而历史是最公正的,最终会还他以公正。 暂且不提他的阶级局限性,他实施新政的目的, 翻开历史,唐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有“康乾盛世”。 “康”即康熙年间,“乾”即乾隆年间,而雍正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功劳是不容抹宰的。再来看国库收入,雍正皇帝即位时,国库仅有白银七百万两,黄河发大水,饿毙遍野,朝廷却拿不出赈灾钱粮,只能向富商征借,西北连年战乱,边疆不稳,归根究竟是“国不富”,“民不强”,虽然雍正仅运营了短短十三年,到乾隆初年,国库中白银已达四千万两,这又说明白什么? 再看他是怎样对待他那些不争气的兄弟的:老十四有“大不敬”,八爷有“结党营私,扰乱朝纲”,还有九爷,十爷……他都忍了,心中冒火,口中吐血,也要按住胸口忍,只因兄弟“情同手足”,只因先帝临终有言“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损害他们”。 2. 雍正的个人简介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注释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祯(公元1678年12月13日-1735年9月28日),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第3帝。 在位13年,传奇为侠女吕四娘报家仇所暗宰,终年58岁;一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雍正是一位非常简单而冲突的历史人物,他是勇于革新、勤于理政的杰出政治家,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理,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 但他究竟是封建皇帝,有着严重过失和种种局限,他的继位为帝,也存在很大疑点。 雍正的次要功绩有 摊丁入地。 这是一项严重的赋税改革。中国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 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是我国财政赋税史上的一项严重改革。 耗羡归公。我国古代以银、铜为货币,纳税时,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肯定损耗,故纳税时有肯定附加费。 此项附加费称耗羡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县征收,作为地方办公及官吏们的额外收入。耗羡无法定征收额,州县随心所欲,从重征收,有的抽正税一两、耗羡达五六钱,人民负担甚重。 雍正实行耗羡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大幅度提高官吏们的俸入。这样,既减轻了人民负担,又保证了廉政的推行。 故雍正说:自行此法以来,吏治稍得澄清,闾阎咸免扰累。 创立军机处,推广奏折制度。 明代权力集于内阁,故有权相产生。清雍正把权力进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创立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出办法、写文件,理政务,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其特点是处理政事快速而机密。军机大臣直接与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传达皇帝意旨。 此机构存在200年,直至清末。与创立军机处伴随的是推广奏折制度。 由于以前的官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