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的空间符号表征与实践.pdf-董琳-2018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合作推广
©本内容由知传链提供

宗教文化的空间符号表征与实践.pdf-董琳-2018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空间是人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空间就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必须对空间加以形塑和建构,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表征系统,即所谓的宗教文化空间。空间有较为直观的感性形式,宗教空间所勾勒的恒定场所和目的论,是宗教“拯救”时间的必由之路。本书就宗教文化空间的信仰观念、感性形态、本质特性、实践模式等进行探讨,从一个侧面对宗教文化进行探赜索隐,是为空间的指引。

导言 人的信仰和精神,是在空间中铺开的画卷当物体清楚明晰的边界消失了,我们可感知到的事物都脱离了它的世界,世界就变成了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这就是夜晚发生的情形。夜晚不是在我面前的一个物体:它把我包裹于其中,并渗透入我的所有感觉,抑制了我的思绪,甚至于几乎要消除我的自我认同。我只能看到一定距离之外移动物体的轮廓,而不再进入感知的警觉……它只是单纯的深度,没有前景或背景,没有表面,也没有与我之间的距离。——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一 生存困境与宗教空间空间与精神。梅洛·庞蒂以夜晚为隐喻,形象地表达了空间与人的内在关联。夜晚——就这个词的直观的意义,是时间性的,它表明了白昼消失之后的景象:所有物体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知传链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22222403MA16M69T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