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政报告(修改稿2).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转型策略 咨 政 报 告 当前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农村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转型发展也势在必行,如何能够发挥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在转型过程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对中职类一线专业人才的培养。然而由于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较为重视基础教育的投入而忽视了对中职类学校的投入,导致了中职类学校发展较为缓慢,在教育改革方面不能顺应市场的变化。因此在中职旅游专业提出改革转型是极其有必要的,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中职学校服务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育人目标定位异化,“轻农”思想严重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中职课程具有两个多元化特点,课程目标多元化和课程模式的多元化。中职课程既有知识目标,还有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很明显国家课程设置的初衷不仅想学生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领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育他们做一个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好员工。但在实际调查中,部分农村中职学校的课程目标定位并不准确,有很多像“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等课程,对于十几岁刚刚初中毕业的中专生来讲是十分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甚至会让同学们望而生畏。另有一种个情况是:很多农村职业学校一味追求功利、迎合家长和学生喜好,忽视了农村职业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专业发展中缺乏专业招生规模的控制和引导,致使涉农专业逐步萎缩,加上存在就业压力,甚至停办部分涉农专业,而一味追求汽车修理等“时髦”专业和引导参加高考。这种育人目标定位异化和“轻农”思想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也影响了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    育人内容不符合要求,服务地域特色人才流失    在调查中,中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所占的比例不符合 GJ教育部文件要求;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各自过分集中于某一时间段,而没有很好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没有平衡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汲取力。如某中职院校的课程安排: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文化课绝大多数集中在第一学年,每周平均26节课,专业课只有两门课共8课时。这样的话第一学年只能学习4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第二学年上学期文化课基本结束,大部分都是专业课,平均5门专业课20节课,这样一来过于密集的专业课学习,让大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无法汲取掌握。第二学年下学期开设平均6门专业课24节课,跟上学期问题一样,课程过多学生无法尽数掌握,而且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再者,第二学年是同学们考导游证的高峰期,很多同学专心备考导游证去了,对于新开设的课程根本无法顾及,学习效果明显不好。 调查中,部分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学校为扩大办学规模,缓解“生存压力”,迎合家长和学生外向流动的需求,加大外流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办学思想,导致农村具有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难以满足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的人才所需;如民族文化技艺、乡土文化学习和传承者人才稀缺,影响了区域乡村旅游业发展。    育人主体建设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愈发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学校配备“双师型”教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呈现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教学实践能力差等问题。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旅游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教师人数偏少。(2)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职称普遍偏低。(3)公共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失衡。此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还有近60%的旅游专业教师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有88.9%的教师认为自身存在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其余还存在教师培训环节薄弱,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完全转变等问题 ,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甚至以升学为导向,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认识是模糊的 。   (四)育人方式单一,企校人才培养合作不深入,职业意识养成较弱 农村中职院校的育人方式单一,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所以部分农村中职院校的教学实训都依靠企业的合作,而在校只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育人方式单一。如果企校合作不够深入,育人的效果更差。首先,企校师资交流共享不够,难以培养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落实不到位。其次,企校学生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在企业体验和见习安排时间较短,以参与性实践为主,几乎没有顶岗实践,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培养难以到位。最后,校企学生管理不到位。学生第三年社会实践完全以企业管理为主,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愿花费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美术学院 高级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