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套教学课件(共6讲完整版).ppt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套教学课件(共6讲完整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40-2014;本学期教学计划;导 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科学体系看,它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邓小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江泽民; 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 ——周恩来;大而言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像旧中国那样一般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成功?——邓小平 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神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两个了解”//“四个选择”;所谓“两个了解”,就是帮助广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所谓国史、国情,就是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这是构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是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 ;所谓“四个选择”,就是帮助学生在“两个了解”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并充分认识这种选择的必然性与正确性。这是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出发点和本门课程所要达到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一个主题:;第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说明: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是强???兴邦的必由之路。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阐明了一个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现代化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第四,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框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北洋军阀的混战及其统治的消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四、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方法; 教学方式和学习要求 ;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如果是两年前,我肯定会抱怨:这哪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训练!而此时,我能平心静气地寻思其中的道理了。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种设问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高考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没有创新。 ——高潮:《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读者》,1996,6.;思考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形成和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中国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世界顶尖水平的青铜器制造工艺;41;CHINA:美仑美奂的瓷器;璀璨的艺术瑰宝;中国人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综合国力:曾经是世界头号强国;近代前夜清王朝由盛转衰 ;1795-1838年鸦片走私数量;政治:吏治日益腐败,贪墨之风盛炽,卖官鬻爵,纲纪崩坏。官员昏庸不思作为,“多磕头,少说话”流为官场金科玉律。; 军事、海防:武备废驰,军力衰败,八旗兵长期养尊处优,已无复入关前之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