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蛏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蛏肉 《中药大辞典》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Chēnɡ Ròu 【别名】蛏肠(《纲目》)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肉。全年可以捕捉;捕得后,剥去外壳,洗净, 鲜用或晒制为蛏干。 【原形态】贝壳2 片,薄而脆,长方形。壳长约 4~8 厘米,高度约为长度的 1/3,宽度约为长度的 1/5~1 /4。壳顶位于背缘略靠前端,约贝壳全长的 1/3 处。背腹缘近于平行,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外韧带黑褐色,略近三角 形。壳面平滑,生长纹显着,由壳顶至腹面,并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壳面被有 一层黄绿色的壳皮,顶部带脱落而呈白色。壳内面白色,壳顶下面有与壳表凹 沟相对的突起。铰合部小,右壳具 2 个针状主齿,左壳具 3 个主齿,中央 1 个 大而分叉。外套痕显着,外套窦宽大,前端呈圆形。前、后闭壳肌均为三角 形,后闭壳肌痕较大。足部肌肉发达,两侧扁,尖端平,形成一卵圆形的跖 面,足孔周围具有很多触手。水管 2 条,长而分开。 【生境分布】生活于浅海河口附近的泥滩中。主要以硅藻为食。分布我国沿 海。浙江、福建等地有养殖。 【化学成份】每100 克含水分 88 克,蛋白质 7.2 克,脂肪 1.1 克,碳水化物 2.4 克,灰分 1.3 克;钙 133 毫克,磷 114 毫克,铁 22.7 毫克;又每公斤蛏干 含碘 1900 微克。 【性味】甘咸,寒。① 《本经逢原》:甘,平,无毒。② 《本草从新》:甘 咸,寒。 【归经】① 《本草求真》:入肾、肝。② 《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阴,清热,除烦。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 ① 《嘉佑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 气。② 《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③ 《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 去热。干食,补心滋阴。④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 退胸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①孟诜:天行病后不可食。② 《医林纂要》:生食,大寒,令人 泻。 【附方】①治湿热水肿:蛏干二两,炖蒜头梗服。(《泉州本草》)②治中暑 血痢:蛏和刺瓜煮食。( 《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本草求真》:蛏,性体属阴,故能解烦涤热,然惟水衰火盛者 则宜。若使脾胃素冷,服之必有动气泄泻之虞矣。书言可治冷痢,似属巧说, 未可深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纲目》:蛏,乃海中小蚌也;其形长短大小不 一,与江湖中马刀、咸、现相似,其类甚多,闽、粤人以团种之,候潮泥壅 活,谓之蛏田,呼其肉为蛏肠。 【拼音名】Chēnɡ Ròu 【英文名】Razor Clam 【别名】蛏肠 【来源】药材基源: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捕。捕得后,洗 净,去壳,取肉,鲜用或晒干。养殖者于春季播种后,当年 7 月、8 月即可由 获。产区多制成蛏干,系将鲜蛏在海水中洗净后,置于名册人干煮至壳张开, 剥开蛏壳,洗去泥沙,晒 1-2 天,至蛏肉呈淡黄色即成。 【原形态】缢蛏,贝壳长圆柱形,薄而脆,几半透明,一般壳长40-85mm,高 约为长的 1/3,宽为长的 1/5-1/4。壳顶略靠背缘前端,约壳长的 1/3 处。背腹 缘近平行,前后端稍圆,两壳关闭时前端开口。于壳顶稍后有棕黑色的纺锤状 韧带,短而突出。自壳顶起斜向腹缘的中央部有一条凹沟,故名缢蛏。壳表被 有一层黄绿色壳皮,顶部壳皮常脱落而呈白色。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白色,壳 顶下面有与壳表斜沟相应的隆起。铰合部小,左壳具 3 枚主齿,中央 1 枚较强 大,分叉;右壳具 2 枚主齿,前面 1 枚与壳面垂直,后面 1 枚向后倾斜。外套 痕显着,外套窦宽、深,前端呈圆形。闭壳肌痕三角形,前痕较小;后痕较 大。足部发达,两侧扁,呈斧状,尖端平,形成一椭圆形的跖面。水管 2 条, 长而分开,末端均有触手。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栖息于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或有少量淡水流入的内 湾,埋栖于中、低潮区软泥沙滩,一般潜入深度为 100-200mm。主要以硅藻为 食料。雌雄异体,繁殖期为 8-11 月。资源分布: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浙 江、福建等地已人工养殖。 【化学成份】每100g 含水分 88g,蛋白质 7.2g,碳水化合物 2.4g,灰分 1.3g;钙 133mg,磷 114mg,铁 22.7mg,热量48200.8kJ。每 1kg 蛏干含碘 1900μg。肉中含糖原(glycogen)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