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柴胡叶链荚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胡叶链荚豆 《中华本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拼音名】Chái Hú Yè Liàn Jiá Dòu 【英文名】Bupleurum-leaf Alysicarpus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柴胡叶链荚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lysicarpus bupleurifolius(L.)DC.[Hedysarum bupleurifolium L.]采收和 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柴胡叶链荚豆草本,高 30-60cm。茎纤细,无毛。单叶,互生;无 柄;托叶披针状渐尖,褐色,长约 8mm 或稍短;小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 2- 5cm 或过之,生于下部的稍阔而短,有时卵形。总状花序顶生,柔弱,长 5- 18cm,有花 10-20 朵,花成对排列,疏离,长约 6mm,有极短的花梗;萼长 6- 8mm,裂片披针形,长约为萼管的 2 倍;雄蕊 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线 形,柱头头状。荚果长 1-1.5cm,有节4-6 个,平滑,为明显的缢纹所分隔, 有开裂。花期 9 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山草地、旷野。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 西、云南。 【化学成份】本品全株含蛋白质(protein)11.1%,钙 1.36%,磷 0.09%,含有 28 个碳原子至 34 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醇、27-34 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 β- 谷甾醇-D-葡萄糖甙 (β-sitosterol-D-glucoside),D-右旋蒎立醇[D- (﹢)- pinitol]及内消旋肌醇 (mesoinositol)。 【性味】淡;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接骨消肿,去腐生肌。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疮疡溃烂久不收 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味淡,性平。有驳骨消肿,去腐生肌 的功能。用于刀伤、骨折、外伤出血、疮疡溃烂不收口。 【摘录】《中华本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