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标简述
【摘要】本论文主要对中国老年人健康指标进行简单综述。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健康指标可以包括以下这些:自评健康状况;患病情况;日常活动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状况;心理健康以及人口社会学指标等。通过对中国老年人的健康指标的简述,对现阶段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国未来可实施的老年人健康促进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指标;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2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0%,表示该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ageingsociety);如果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4.0%,表示已步入老龄社会(agedsociety)。
从全球范围来看,如果说20世纪是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1。2012年,世界卫生日(4月7日)的主题便是:老龄化与健康,其口号为“健康有助于长寿”2。现如今,全世界老年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不适用于当下,但是,长寿并不意味着健康。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来说,仅仅给生命以岁月是不够的,我们的目标还应该给岁月以生命3。由此看来,各国必须注重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而提高老年人健康指标以及健康促进措施的科学推行,是重要的目标和举措。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87%,超过who所界定的7%,即当前我国属于典型的老龄化社会。而且,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
赵忠(2006)4通过对中国大陆农村人口状况的研究发现,性别、教育以及家庭规模对健康均有显著影响。李德明等(2007)5研究发现,与城镇相比,中国大陆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较差、主观幸福感评分较低,婚姻状况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有明显影响。封进、余央央(2007)6利用chns(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收入差距较高时,该影响是负向的,收入差距对低收入人群健康更为不利。尹德挺(2008)7经研究发现,中国城镇高龄老人自理能力不如农村高龄老人,此外,城镇高龄老人患慢性病的概率要更高一些。陈华师、魏强(2009)8经研究发现婚姻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张钧、郑晓瑛(2010)9经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城镇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生活起居需照料情况均高于农村,但是残疾水平、失能状况以及自评健康状况城镇均要好于农村。黄枫、甘犁(2010)10发现享受医保的老年人,根据生存概率加权平均医疗总支出要高于未享受医保的老年人,前者的预期寿命也较长。
总而言之,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物学、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都有涉及,从人口社会学视角来看老年健康状况的差异因素,主要有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性别差异、婚姻家庭状况、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老年人个体差异。而这些因素往往又是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作用于老年人的健康。
根据北京大学老年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提供1998-2005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显示,中国老年人的健康指标可以包括以下这些:自评健康状况;患病情况(包括近两年患重病情况和患慢性病情况);日常活动自理能力(包括起床穿衣、吃饭、洗澡和入厕等);认知能力状况以及心理健康(选取“高龄老人感到孤独的分布状况”以及“高龄老人感到紧张害怕的分布状况”这两个指标)。
从通过对高龄老人生理健康和社会心理健康的研究,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生活方式是影响高龄老人健康的重要因素。高龄老人健康状况中性别差异明显,男性高龄老人总体健康水平高于女性。高龄老人随年龄增长,经济来源更单一,主要依靠家庭支持,医疗保障水平不足。研究还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促进高齡老人健康状况有显著作用,合理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坚持日常锻炼、提高应对生活变故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利于提高高龄老人的健康水平。13此外,通过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的分析,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健康促进措施: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建“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大力推广、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构建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发挥社区功能,扩大社区老年服务范围。11
参考文献
桂世勋.中国高龄老人长期护理问题的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彭一帆.从经济、社会视角看中国老龄健康.山西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3.1《让小车运动起来》课件.pptx VIP
- 痛经的PPT课件_原创精品文档.pptx VIP
- EPE珍珠棉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pdf VIP
- 项目五++活动三++浙江省(二)(课件)《中国旅游地理》(高教版第二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docx VIP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pdf VIP
-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频率划分脚注.docx VIP
- 西安鼎瀚智慧校园一卡通整体解决方案书2019.06.docx VIP
- 超临界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的非平衡凝结特性对比研究.docx VIP
- 名师工作室建设与成果汇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