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蟾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蟾蜍 《中药大辞典》 【出处】《别录》 【拼音名】Chán Chú 【别名】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 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民间 方药集》),癞巴子、癞蛤蟆(《吉林中药手册》),癞蛤蚆(《药材资料汇 编》),蚧蛤蟆、蚧巴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 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 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 ,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原形态】①中华大蟾蜍体粗壮,长约 10 厘米以上,雄者较小。全体皮肤极粗 糙,除头顶较平滑外,其余部分,均满布大小不同的圆形瘰疣。头宽大,口 阔,吻端圆,吻棱显着。口内无锄骨齿,上下颌亦无齿。近吻端有小形鼻孔 1 对。眼大而凸出,后方有圆形的鼓膜。头顶部两侧各有大而长的耳后腺。躯体 短而宽。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色 较浅,瘰疣乳黄色,有时自眼后沿体侧有斜行的黑色纵斑;腹面不光滑,乳黄 色,有棕色或黑色的细花斑。前肢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 蹼;指长顺序为 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掌突 2,外侧者大。后肢粗 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绿膜,蹼尚发达,内跖突形长而大,外跖 突小而圆。雄性前肢内侧 3 指有黑色婚垫,无声囊。穴居在泥土中,或柄于石 下及草间;冬季多在水底泥中。白昼潜伏,晚上或雨天外出活动,以捕获蜗 牛、蛞蝓、蚂蚁、甲虫与蛾类等动物为食。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②黑眶蟾 蜍体长约 7~10 厘米。背部有黄棕色而略具棕红色的斑纹,腹面色浅,在胸腹 部具有不规则而较显著的灰色斑纹。雄性第 1、2 指基部内侧有黑色婚垫。分布 浙江、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生境分布】主产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辽宁、吉林 等地。 【性状】干蟾:全体拘挛抽皱,纵面有棱角,四足伸缩不一,表面灰绿色或绿 棕色。除去内脏的,腹腔内面为灰黄色,可见到骨胳及皮膜。气微腥,味辛。 以个大、身干、完整者为佳。 【毒性】因服食蟾蜍引起中毒,文献屡有报道。一般均于煮食后30~60 分钟发 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甚或神志昏 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心律不整等,心电图的表现酷似洋地黄 中毒。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肤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其他部分是 否有毒,尚不明了。烧煮并不能破坏或消除其毒性。曾有 2 例小儿,合食煮熟 之蟾蜍一只后均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其中 1 例 5 岁患儿经抢救脱险;另 1 例 1 岁半患儿抢救无效,于发病后 7 小时左右死亡。故一般认为蟾蜍不宜食用,如 用作外敷药,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应加注意。 【炮制】蟾蜍:刷去灰屑泥土,剪去头爪,切成方块。炙干蟾:将铁砂倒入锅 内烧热,取切好的干蟾放入拌炒,至微焦发泡时取出,筛去铁砂,放冷。民间 有以活蟾蜍,用黄泥涂裹,放火灰中煨存性后,研细入药者。① 《蜀本草》: 《图经》云,取日干及火干之。一法刳去皮爪,酒浸一宿,又用黄精自然汁浸 一宿,涂酥炙干用之。② 《纲目》:今人皆风干,黄泥固济,煅存性用之。 ③ 《得配本草》:阴干,酒浸三日,焙干用。 【性味】辛,凉,有毒。① 《别录》:有毒。② 《日华子本草》:凉,微 毒。③ 《本草蒙筌》:味辛,气凉,微毒。④ 《医林纂要》:辛甘咸, 寒。 【归经】① 《纲目》:入阳明经。② 《本草再新》:入心、肝、脾、肺四 经。 【功能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 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① 《四民月 令》:治恶疮疽。② 《别录》:疗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③陶弘 景:人得温病,斑出困者,生食一两枚。烧灰敷疮。④ 《药性论》:杀疳 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疮。⑤ 《本草拾遗》:主温病生 斑者,取一枚,生捣绞取汁服之,亦烧末服;主狂犬咬发狂欲死,作脍食之, 频食数顿。⑥ 《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⑦ 《本草 蒙筌》:治小儿洞泻下痢,炙研水调吞之;疗大人跌扑损伤,活捣泥烂罯上; 风淫生癣,烧灰和猪脂敷;煨熟啖,杀疳蚀成癖。⑧ 《纲目》:洽一切五疳 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⑨ 《本草正》:消癖气积聚,破坚癥肿胀。 ⑩ 《本草备要》:发汗退热,除湿杀虫。⑾ 《医林纂要》:能散,能行, 能渗,能软,而锐于攻毒。主治痈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