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楠
《中药大辞典》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Chì Nán
【别名】牛金子(《植物名实图考》),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中
国经济植物志》),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
木、假黄杨(《海南植物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1~6 米。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质,
对生,偶有 3 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 1~3 厘米,宽 0.5~3 厘米,先端
钝,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
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 2~4.5 厘米;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 4,短
而钝;花瓣 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 6~10 毫米,成熟时紫黑色,
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 1 颗。花期 5~6 月。果期 9~10 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灌木丛中和峡谷溪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
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
① 《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② 《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
打。叶:治手指疮。③ 《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附方】①治浮肿:赤楠根皮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②治小儿盐
哮:赤楠根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Chì Nán
【英文名】Root of Boxleaf Syzygium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
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中,洗净,
切片,晒干。根皮,在挖取根部时,及时剥割,切碎,晒干。
【原形态】赤楠,灌木,高1-6m。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
质,对生,偶有 3 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 1-3cm,宽 0.5-3cm,先端钝,
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柄。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 2-4.5cm;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4,短而钝;花
瓣 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 6-10mm,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
存萼檐;内有种子 1 颗。花期 5-6 月。果期 9-10 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疏林或灌丛。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
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的气候。适温 30℃时生长迅速,稍耐寒。以土层
深厚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栽培为宜。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果实呈紫黑色
时采收,除去果皮,把种子晾子,放布袋置通风处贮藏。翌年春季 3 月播种育
苗。按行距 35cm 开沟,深 5cm 左右,每隔 5cm 播 1 颗种子,播后覆土、镇压、
浇水。当苗高 50-60cm 时,按行株距 300cm×300cm 挖穴定植。田间管理 幼苗
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苗高 10cm 左右时,追施腐熟人粪尿,以后每月追肥
1 次。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 3 次,施以堆肥或厩肥,每次在植株旁开沟施
入,施后培土。
【性味】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平喘;散瘀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
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
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 《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2. 《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
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3. 《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摘录】《中华本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训练 速度基础计算题.docx VIP
- C586114【冲刺】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085400电子信息《883C语言程序设计》考研学霸.pdf VIP
- 建筑消防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大全要点.doc
- 第07课 散文诗二首(基础训练)(学生版).docx VIP
- 煤矿劳动防护用品培训.pptx VIP
- [海口]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广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技术规范.pdf VIP
- 《中国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 普司德(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新能源汽车用气凝胶镉热板项目环评报告.docx VIP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