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赤楠.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楠 《中药大辞典》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Chì Nán 【别名】牛金子(《植物名实图考》),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中 国经济植物志》),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 木、假黄杨(《海南植物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1~6 米。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质, 对生,偶有 3 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 1~3 厘米,宽 0.5~3 厘米,先端 钝,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 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 2~4.5 厘米;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 4,短 而钝;花瓣 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 6~10 毫米,成熟时紫黑色, 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 1 颗。花期 5~6 月。果期 9~10 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灌木丛中和峡谷溪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 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 ① 《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② 《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 打。叶:治手指疮。③ 《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附方】①治浮肿:赤楠根皮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②治小儿盐 哮:赤楠根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Chì Nán 【英文名】Root of Boxleaf Syzygium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 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中,洗净, 切片,晒干。根皮,在挖取根部时,及时剥割,切碎,晒干。 【原形态】赤楠,灌木,高1-6m。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 质,对生,偶有 3 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 1-3cm,宽 0.5-3cm,先端钝, 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柄。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 2-4.5cm;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4,短而钝;花 瓣 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 6-10mm,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 存萼檐;内有种子 1 颗。花期 5-6 月。果期 9-10 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疏林或灌丛。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 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的气候。适温 30℃时生长迅速,稍耐寒。以土层 深厚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栽培为宜。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果实呈紫黑色 时采收,除去果皮,把种子晾子,放布袋置通风处贮藏。翌年春季 3 月播种育 苗。按行距 35cm 开沟,深 5cm 左右,每隔 5cm 播 1 颗种子,播后覆土、镇压、 浇水。当苗高 50-60cm 时,按行株距 300cm×300cm 挖穴定植。田间管理 幼苗 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苗高 10cm 左右时,追施腐熟人粪尿,以后每月追肥 1 次。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 3 次,施以堆肥或厩肥,每次在植株旁开沟施 入,施后培土。 【性味】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平喘;散瘀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 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 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 《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2. 《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 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3. 《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摘录】《中华本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