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头陈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Dà Tóu Chén
【别名】地松茶、黑头草、石辣
【来源】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球花毛麝香 Adenosma indianum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秋、冬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 米,干时变黑色,有芳香气,密被腺毛。茎
粗壮,有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长 2~5 厘米,宽 5~
12 毫米,先端钝,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下面密布腺点。秋季开花,花多
数集为稠密顶生球形或矩圆形的头状花序,长 1~3 厘米;萼筒状,5 裂,下面
裂片较上面 4 片稍宽;花冠二唇形,蓝紫色;雄蕊 4 个,上面一对雄蕊的药室
一大一小,下面一对仅有一药室。朔果长卵圆形。
【生境分布】生于干燥山坡、溪旁、荒地。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
【化学成份】全草显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的反应。
【性味】辛、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化湿消滞。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消化不良,肠炎,
腹痛。
【用法用量】3~5 钱。
【附方】1、预防流行性感冒:大头陈 5 钱。煎汤代茶饮。2、感冒、流行性感
冒:大头陈、岗梅根各5 钱,黄荆 3 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Dà Tóu Chén
【别名】千捶草、乌头风、土夏枯草(《广东中药》),地松茶、石棘(广州
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假薄荷、黑头草、神曲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
药手册》)。
【来源】为玄参种植物球花毛麝香的带花全草。开花时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 米内外,被腺毛。茎直立,单生或分枝。叶对
生,具短柄,卵形至矩圆形或披针形,长 2.5~5 匣米,先端钝,边缘有钝锯
齿。穗状花序顶生,呈球形或矩圆形,长 1~3 厘米;小苞片 2,线形;花稠
密;蓝紫色,长约 7 毫米;萼齿 5,最下面的萼齿较大,呈披针形,其他线
形,较花冠略短;花冠管圆柱状,上唇直立,下唇扩展,3 裂;雄蕊 4,内藏;
雌蕊 1。蒴果卵形,长约 3 毫米,棕褐色。花期 10 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旷野、草丛中。分布我国南部。产广东。
【性状】干燥的带花全草长30~40 厘米,根多剪除。或有残存。茎粗 2-5 毫
米,外表铁褐色至褐色,全体被灰色腺毛。质硬而稍韧,断面中心具髓,常成
空洞;分枝具棱线,节明显。叶皱缩,多脱落,质脆,茶褐色,背面棕褐色,
两面有灰白色长毛。顶生球形或矩圆形的穗状花序,花冠干缩,棕褐色,有香
气。
【化学成份】全草含有机酸、糖类、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辛,凉。① 《广东中药》:味香辛,性平微凉。②广州部队《常用
中草药手册》: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宣表和中。治感冒头痛,腹痛泄泻,皮炎。① 《岭南采药录》:
发表驱风,治外感头痛。② 《广东中药》:治外感伤风,伤寒,伤暑及皮肤
热毒,水土不服。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芳香化浊。治消化不
良,腹胀腹泻。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胃痛,皮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两(鲜者 1~2 两)。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大头陈五钱至一
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皮炎:大头陈,捣烂敷患
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Dà Tóu Chén
【英文名】Herb of Indian Adenosma
【别名】千捶草、乌头风、土夏枯草、地松茶、石棘、假薄荷、黑头草、神曲
草、地松茶、石棘、山薄荷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球花毛麝香的带花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名:Adenosma indianum(Lour.) Merr.采收和储藏:10 月开花时采收,切段晒
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m 左右。全株被多细胞柔毛。茎直立,单生或分
枝。叶对生;具短柄,半抱茎;叶片椭圆形,长 3-5cm,先端,边缘有细锯
齿、背面有小腺上噗、穗状花序短而近头状,顶生或腋生;苞片披针形、向上
渐小,下部的比花长;花无梗;小苞片 2,丝状;萼片 5,分生,狭披针形,稍
不等宽;花冠紫色或深蓝紫色,长 6-7mm,上唇直立,卵圆形,先端凹缺,下
唇扩展,3 裂;雄蕊 4,前面一对略长,花药仅 1 室发育,后方的一对花药 1 室
发育,另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