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装配技术探析
摘要: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是我国最早投入运营的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作为其关键核心部件,由我司独立生产制造,至今已累计生产600余标准列。介绍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组装技术,并对组装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建立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组装制造工艺技术,为后续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等高速动车组生产制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crh380系列高速转向架;装配技术;工艺难点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91
1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批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电子控制系统技术、土木工程技术被引进中国铁路。德国、法国、日本等欧洲国家的先进动力分散式轨道车辆制造技术,是引进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集承载、牵引、走行、制动等功能于一身,是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重中之重,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我司作为车辆制造技术引进单位,在转向架制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制造工艺流程,并将精益生产理念融入转向架制造过程,创立了一套完整的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自动化生产线制造工艺体系。
2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分动车转向架和拖车转向架两类。构架为双h形钢板压型焊接结构,通过转向架集成化的铸造铝合金过渡枕梁与车体连接,二系悬挂采用两点式控制的高柔性空气弹簧悬挂,架悬式牵引电机,通过弹性悬挂安装于电机支架上,空心车轴和铝合金齿轮箱结构大大减轻了簧下重量,降低了轮轨作用力。采用转臂定位节点实现轮对与构架间弹性连接,与螺旋钢弹簧、垂向减振器组成一系悬挂组成。抗蛇行减振器、横向减振器及抗侧滚扭杆等柔性、刚性连接,提高了车辆整体的综合动力学性能,和整车的通过能力。
3工艺布局与工艺流程
传统转向架组装工艺采用工装台位分区固定,依靠天车或地平车进行转运流转,散布在厂房一定区域内手工作坊式生产。随着工业4.0推广,国家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转向架传统手工组装效率低下,生产制造周期长等弊端越发不适宜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潮流。发展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转向架制造技术是技术变革的必然。
3.1工艺布局
crh380系列动车组转向架采用模块化设计,轮对系统、驱动系统、悬挂系统、管路系统从设计阶段便展现了优良的模块化组装工艺性,且结构工序间独立性强,组成部件台位内可封闭完成。基于厂房面积和基建布局,将转向架组装“骨架”工序设置于生产线内,转向架自动化柔性生产按“s”形排列,以实现厂房区域利用最大化。然后将转向架组装视为主流水工位,主流水工位按节拍进行流转;管线布置、牵引电机组装、摇枕组装视为辅助工位,工序完成的部件作为物料岛,向自动生产线输送成品部件。通过时间观察,结合生产用户需求计划,将生产节拍优化至45分钟/转向架。
3.2工艺流程
根据功能不同,转向架分为动车转向架和拖车转向架。即转向架提供牵引动力驱动的转向架为动车转向架,无驱动的转向架为拖车转向架。二者之间主体工艺流程相同,即构架配管组装完毕后,进行转向架构架组装,根据各个位置转向架功能不同,将构架组成部件分步组装。牵引电机组成、电机吊架组成、轮对轴箱组成、摇枕组成以部件包的半成品的方式提供给工作台位。转向架落成后进行制动系统、管路系统保压试验和静载荷模拟试验,最终进行交检交验。
我们通过每个制造工步进行实际生产过程的时间观察,整合每个工步的节拍时间,将工序整合化零为整,在计算机网络智能化控制生产,借助agv物料输送车(柔性组装平台)在不同台位间自动化流转,预先设置的装配数据及数控程序的协同驱动下,极大的降低部件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工艺难点及措施
4.1小部件压装
为避免转向架高速运行过程中关键部件间的冲击,将其连接设计为弹性连接。牵引拉杆弹性节点、牵引梁弹性节点、轴箱转臂定位节点、电机吊架板簧弹性节点等部件安装前需进行节点压装。压装前需对部件外径与装配孔之间的过盈尺寸进行检查。
电机吊架板簧结构较为特殊,因其本身弹性卷簧结构为牵引电机提供弹性连接,将牵引电机“悬浮”在电机吊架内,所以除衬套压装外,还需对板簧的结构中心与衬套节点中心偏离方向进行检测。板簧测量工装上,用板簧自带的销孔定位后夹紧,夹紧前可用无反弹锤轻敲夹紧区域,确保夹紧区域与工装定位面帖实。然后用内卡钳量板簧圆柱销与工装对应测量平面的距离a(上端)和b(下端)(通过左右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