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卷(答案详解).docx

2023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卷(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202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chǎng)之长者 浚(qùn)其泉源 B.虑雍(yōng)蔽 正身黜(chù)恶 C.克终者盖(gài)寡 董(dǒng)之以严刑 D.垂拱(gǒng)而治 仁者播(bō)其惠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山峦为晴雪所洗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项王曰:“沛公安在?”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不求闻达于诸侯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B.善始者实繁 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6.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而况于明哲乎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 D.而况于明哲乎 青取之于蓝 7.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