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二首一》练习卷.docx

2023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二首一》练习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3 3页 2023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二首一》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霉菌(méi) 发酵(xiào) 残羹冷炙(ɡēnɡ) B.彳亍(chì zhù) 荒芜(wú) 巷道(xiànɡ) C.翡翠(fěi cuì) 掠过(lùe) 栖居(xī) D.雨巷(xiànɡ) 油腻(nì) 惊涛骇浪(h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漪纶 寂寥 摇曳 狂风暴雨 B.翡翠 惆怅 步履 矢口否认 C.罗绮 羡艳 凄惋 心满意足 D.彷徨 颓杞 篱墙 年纪轻轻 3.下列对《死水》的最后一段诗句的音节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B.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C.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D.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4.下列对《死水》各节诗大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生气,已无可救药。它已彻底烂掉,丑恶昭彰。 B.第二节,直承第一节的三、四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 C.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般以动显静。 D.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5.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应该具备三种美,请对照《死水》,指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乐感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状形绘声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格式的对称和句式的均齐。 B.“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乐感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色彩绚丽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均齐。 C.“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音节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色彩绚丽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格式的对称和句式的均齐。 D.“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音节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状形绘声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均齐。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黄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6.根据前面提示的背景,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渴求。 7.第一节的五行描写黄鹂飞来,只两句是实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和动感;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瞬间之形写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刻画出黄鹂_________________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于树的神采。 8.第一节中第_________句鲜活地点染出黄鹂飞来时所激起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而第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渐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_________。 9.诗人眼前所见的是一只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而胸中所藏的却是一种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交织的情怀。这是一种感情的反差和逆转。两节的最后一句重复,词语相同而情怀各异,前一句写充实感,后一句却写__________感。 10.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表露出了在牢笼般的时代欢乐仅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的情怀。 B.诗中的反复不是一般的感情升华,而是感情的逆转。这是本诗的独到之处。 C.诗中动与静的结合、形与神的交融、实与虚的转化都鲜活地点染出瞬间的情景变化。 D.诗人以黄鹂自比,不但“冲破浓密”,而且能“照亮浓密”,这既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