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与引申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引申義與本義關係: 從引申義與本義之間的關係看,可分直接引申與間接引申兩類。 ①直接引申: 是指從本義直接派生出來的意義。它與本義關係很近,產生時間較早。 城,本義是城牆,《說文》:“以盛民也。從土,從成,成亦聲。”《左傳·鄭伯克段于鄢》:“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都城”指都市的城牆,正是用的“城”的本義。由“城牆”直接引申為“城市”。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是用的“城”的直接引申義。 第29页,共59页,2022年,5月20日,7点53分,星期三 基——本义是“墙基”,从土,其声。《说文》:“基,墙始也。”王筠《说文句读》:“今之垒墙者,必埋石地中以为基。”由本义直接派生出两个引申义: 1) 根本,基础。这个含义比较抽象,如:《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毛亨传:“基,本也。”《盐铁论·非鞅》:“伊尹以尧舜之道为殷国基,子孙绍位,百代不绝。” 2) 开始,起头。《国语·晋语九》:“基于其身,以克复其所。”韦昭注:“基,始也,始更修之于身,以能复其光。” 第30页,共59页,2022年,5月20日,7点53分,星期三 又如: 径——本义是“人步行的小路”,从彳,巠声。《说文》:“径,步道也。”段玉裁注:“谓人及牛马可步行而不容车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步行之道,谓异于车行大路。”《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人名)者,行不由径。”《史记·高祖本纪》:“前有大蛇当径。”由本义直接派生出以下几个引申义: 1) 泛指道路。《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王逸注:“径,路也。” 2) 迹,踪迹。小路上布满人行之迹,故引申出此义。《广雅》:“径,迹也。” 3) 行。人常在小路上行走,故引申出此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人名)以壶飱从径。”杜预注:“径,犹行也。”《汉书·苏建传附苏武》:“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4) 疾速。小路往往短近易达终点,故引申出此义。《史记·大宛列传》:“从蜀宜径,又无寇。”裴骃集解引如淳曰:“径,疾也。” 5) 圆中的直径。小路往往是舍曲取直形成的,故引申出此义。《周髀算经》卷上:“此夏至日道之径也。”赵婴注:“其径者,圆中之直者也。” 6) 径直,直截了当。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径,戴氏侗曰:‘小道径达。’故因之为径直之义。” 第31页,共59页,2022年,5月20日,7点53分,星期三 如果直接引申义不止一个,那么,每个引申义实际上都是从本义的某一个特点上派生出来的;本义同引申义之间,形成以本义为中心的辐射关系,各个引申义与本义都是等距离的。 第32页,共59页,2022年,5月20日,7点53分,星期三 ②間接引申: 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所謂“展(輾)轉他訓”。它與本義關係稍遠,產生時間稍晚。 朝:本義:早晨 直接引申:朝見(旦見君曰朝) 間接引申: 朝廷 間接引申:朝代 第33页,共59页,2022年,5月20日,7点53分,星期三 例如: 露——本义是“露水”。《说文》:“露,润泽也。从雨,路声。”桂馥《说文义证》:“润泽也者,《玉篇》:‘露,天之津液下,所润万物也。’”《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浓茂的露水啊,不出太阳就不会干) 露水只出现在室外,“露”因而引申出“露天”之义,如《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由“露天”之义又引申出“显露”的意思,如《论衡·对作》:“文露而旨直,辞奸而情实。” 由“显露”又引申出“洩露”之义(使不该显露的事情显露了,就是洩露),如《后汉书·皇甫嵩传》:“(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 秘密被洩露了,往往招致失败,因而又引申出“败坏”义,如《庄子·渔父》:“故田荒室露,永食不足。”郭庆藩集释:“荒露谓荒芜败露。” “露”的词义引申情况可以图示如下: 露(露水)→露天→显露→洩露→败坏 可见,除“露天”同本义有直接关系外,其余含义都同本义无直接关系,是引申义的引申义。展转引申的次数越多,所产生的含义与本义的联系越弱,但不论多弱,联系总是存在的。 第34页,共59页,2022年,5月20日,7点53分,星期三 又如: 贵——本义是价格高,篆形为从贝、臾声。《说文》:“贵,物不贱也。”《玉篇》:“贵,多价也。”《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由本义价格高引申为社会地位高,如《玉篇》:“贵,高也,尊也。”《荀子·荣辱》:“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 由“地位高”又引申为“重要”,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月战》:“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由“重要”又引申为“重视”、“崇尚”(即“认为重要”),如《老子》:“不贵难得之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