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肺损伤
2
3
目录
4
放射性肺损伤是由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散;重者肺组织发生广泛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致呼吸衰竭。
在肺癌、纵膈淋巴瘤、乳腺癌放疗中发生率分别为5~50%、5~10%、1%~5%。
放射性肺损伤-定义
5
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分子水平
细胞因子学说
许多因子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形成,主要两类 :一类参与局部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因子,以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为主;另一类参与组织修复和器官纤维化的因子,有转化生长因子 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及肿瘤坏死因子β。这些因子参与早期的炎症反应 ,并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 促进胶原生成 ,导致肺纤维化的形成。
6
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细胞水平
肺泡 II型细胞损伤学说(传统学说)
指肺组织受到放射性照射后,小血管及肺泡II型细胞损伤和表面活性物质变性导致其分泌功能丧失及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表现为毛细血管损伤,产生充血、水肿、细胞浸润,肺泡型细胞再生能力降低,减弱了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成纤维细胞增生,使肺组织产生损伤,最终导致肺纤维化。
7
在组织水平,放射性肺损伤可表现为RP(放射性肺炎)或RF(放射性肺纤维化),相应影像学表现为局部肺内斑片影、通气支气管征、实变影、条索影或蜂窝样改变。
8
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过程
渗出期(15天-1月)
肉芽生长期(2-3个月)
纤维增生期(3-6月)
胶原化期(6个月以后)
9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时间一般在放疗后1-3个月。
化疗后进行放疗的病人,放射性肺炎常可发生在放疗中或放疗即将结束的时候。
放射性肺炎急性期过后,临床症状减轻,但组织学改变继续发展,逐渐进入纤维化期。
放射性肺纤维化常发生在放疗结束后的2-6个月。
10
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
照射剂量、照射面积、KPS评分低、治疗前肺功能差、吸烟、放疗前行化疗(应用博来霉素、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等)、同步化疗、老年人和儿童更易发生。
11
受照射剂量
一般认为放射剂量阈值在3周内2500-3000cGy。
据统计:
剂量在6周内小于2000cGy一般极少发生;
剂量超过4000cGy则肺炎明显增多;
放射量超过6000cGy者出现放射性肺炎机率极高。
12
照射面积
V20 (正常肺受照射20Gy及以上剂量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率)是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最重要的预测因素。
双肺V20的大小与放射性发生率相关,与放射性肺炎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当双肺V20分别为22 %、 22%~31%、31%~40%及40%时 ,其2年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7%、13%和36%。
13
总放射剂量相同,与单次照射比较,每天分割2次照射可降低放射危害性,故应尽量减低每次受照射剂量。
14
放射性肺损伤—临床表现
轻者出现低热,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等
较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持续性干咳,可有少量白痰或痰中带血。
严重放射性肺损伤,临床主要出现急性呼吸窘迫,高热,可导致死亡。
15
放射性肺损伤—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轻者:可无明显异常;
重者: WBC升高或降低,血气分析示氧分压(PO2)
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CO2)升高
16
放射性肺损伤—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
肺活量和肺容量降低,小气道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弥散功能障碍,气血屏障增加。严重情况下可表现为血氧和血二氧化碳水平改变。弥散功能是最敏感的指标。
17
放射性肺损伤—辅助检查
X线表现
早期表现为照射野内肺纹理增粗、模糊,肺纹理间伴有散在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
中期表现为与照射野形态一致的大片密度增高影。
晚期表现为照射野内索条状、网格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界清楚,伴有胸膜肥厚、纵隔向患侧移位。
18
放射性肺损伤—辅助检查
CT表现
早期表现为照射野内散在的小片状磨玻璃样影,密度淡薄,边缘模糊、“袖套征”。
中期表现为不按肺叶、肺段分布的肺实变,其内可见有支气管充气征,肺泡囊、小叶间隔增厚,部分边缘整齐,部分边缘呈星状,可超出放疗照射野。
晚期表现为照射野内长条状、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锐利呈“刀切状”,同侧胸膜增厚,支气管、肺门、纵隔、横膈牵拉移位等肺容积缩小改变。
19
放射性肺炎CT
早期表现为照射野内散在的小片状磨玻璃样影,密度淡薄,边缘模糊。
20
放射性肺炎CT
21
放射性肺炎CT
22
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ppt课件.pptx
- 放大镜下的生物ppt课件.pptx
- 放飞梦想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放飞梦想主题班会精品ppt课件.pptx
- 放牛班的春天ppt课件.pptx
- 放射防护学放射卫生管理ppt课件.pptx
-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pptx
- 放射性肺炎ppt课件.pptx
-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ppt课件.pptx
- 放射性皮炎相关知识及护理ppt课件.pptx
- 2025年盘头十字自攻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晋北地区引进马铃薯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docx
- 2025年木质餐厅柜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绿色去痘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儿童糊碗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各岗位职责划分.docx
- 2025年浓缩黑红荧光磁悬液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塑钢啊创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_20241226_213254.docx
- 2025年简摆颚式破碎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_20241226_183436.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