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名医皇甫谧 生平简介
姓名
皇甫谧
字
士安、玄晏先生
别名
皇甫静
去逝时间
公元282年
所在朝代
三国曹魏→西晋
出生地区
安定朝那
主要成就
著《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擅长领域
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
《针灸甲乙经》
一、皇甫谧简介: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大体和傅玄同时。他虽然一生多病,但学习和钻研非常刻苦,“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计有《晋征士皇甫谧集》二卷、《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列女传》六卷、《玄晏春秋》三卷、《帝王世纪》十卷、《年历》六卷、《针灸甲乙经》十二卷。是魏晋之际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与医学家。
二、人物介绍:
皇甫谧(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县(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人。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三、主要著作:
《晋征士皇甫谧集》二卷、《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列女传》六卷、《玄晏春秋》三卷、《帝王世纪》十卷、《年历》六卷、《针灸甲乙经》十二卷。
四、学术内容:
他继承了先秦以来一元论的哲学观点,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生命的根源。他在《针灸甲乙经》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之德,地之气,阴阳交合,生成万物,也就是说,天所赋予的是生生之机,气所赋予的是物质基础,两相结合,万物才有生化之机。自然界万物万象正是由于所受气不同而致。从四时气候来说,有春、夏、秋、冬四气,从自然来说有风、雨、雷、电等气,气是天地万物最原始的物质基础。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廪气而成。他在《针灸甲乙经·精神五脏论》中说“两精相搏谓之神”,两性之精气结合,产生新的生命,而新生命随着形体的完备,也相应的具备了精神。“人有五脏化五气,所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人的精神状态完全是随着物质器官的形成而出现。人死后,形体消亡,精神就不存在了,“精歇形散”(《晋书·皇甫谧传·笃终论》)正是这个道理。皇甫谧还特别阐述了梦幻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精神能脱离形体而独立活动,只是或因为某些因素的刺激,或是有些情绪变化没有消除,或出于生理器官有病等才“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针灸甲乙经》卷六),至于梦有所不同,则是由于刺激的原因不同,或者有病的器官不同,如肝脏有病者,就常梦到忿怒,睡前吃得过饱,就会梦到给别人食物等。准确的表达了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存在决定意识等唯物主义观点。皇甫谧不仅认识到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且看到了一切事物都在阴阳两气的矛盾中发展变化,促进了万事万物的盛衰荣枯和社会历史的演化和进步。他在《甲乙经五脏变腧》中说:“故阴阳者,万物之始终,顺之则生,逆之则死”,因此,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明一昧,得道之概;一弛一张,合礼之方;一浮一沉,兼得其真”(《皇甫谧·释劝论》)。还认为事物矛盾双方不停地转变,促成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在《释劝论》中,他进一步阐述阴阳转化的观点“是以寒暑相推,四宿代中,阴阳不治,运化无穷,自然分定,两克厥中”。阴阳不断转化,同时又互相制约。表达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此,皇甫谧累诏不仕的原因,主要是他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辩证法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看到了社会动荡和政治旋涡的险恶,正如《晋书·阮籍传》中所说:“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因此,不愿意跻身权贵,踏入仕途,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他认为王朝的更迭和代替,表明社会的进步,而这些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腐朽和黑暗只是社会进步中逆转的浪花,终究会被冲刷的一干二净。人的活动必须顺时而动,尊重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五、临床应用:
十二卷的《皇帝针灸甲乙经》在总结、吸收《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纪穴针灸治要》等许多古典医学著作精华的基础上,对针灸穴位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整理,在医学领域矗起丰碑。该书共收录穴名349个,比《黄帝内经》多出了189个。明确了穴位的归经和部位,统一了穴位名称,区分了正名与别名。介绍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上百种病症及针灸治疗经验,并对五脏与五官关系、脏腑与体表器官关系、津液运行、病有标本、虚实补泻、天人相应、脏腑阴阳配合、望色察病,精神状态、音乐对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