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名医韦讯 生平简介
姓名
韦讯
字
暂无资料。
别名
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
741年
所在朝代
唐代
出生地区
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
主要成就
暂无资料。
擅长领域
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
暂无资料。
一、韦讯简介:
韦讯,古代医家名。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曾为侍御医(684~690),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710)任光禄卿,掌御膳食,时年已古稀,不久告老还乡。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
二、人物介绍:
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曾为侍御医(684~690年),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任光禄卿,掌御膳食,时年已古稀,不久告老还乡。他施药济人,巡医于民间,常带一条黑犬随行。玄宗重其术,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归故里,世仰为药王。玄宗赐号药王,死后配祀药王庙。
三、主要著作:
暂无资料。
四、学术内容:
暂无资料。
五、临床应用:
暂无资料。
六、后世影响:
暂无资料。
七、轶事典故:
一些地方有种习惯,把药渣都倒到路口去。问为什么,多数人都说不出什么缘由来,说不知道,反正老人都这么做,这是“传统”,传来已久。说是药渣倒在路口,是为了让过路君子过目,出了问题,比如药中有毒品,或者假药错药,就可以接受监视,这路过人中,总有内行识药者。有些地方,则有把药渣存起来,要待后几剂全部煎服完后才一起倒掉。或倒在窗台上,直到病差不多痊愈了才清理倒掉。有人说,这样做,出了问题可以查看药渣,既对病人负责,又对医生负责。倒药渣,怎么有这么多讲究呢?原来这里边真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传唐代有个名医韦慈藏,医术精湛,他不愿进京当太医,甘当民间“铃医”,韦慈藏常带着一只黑狗,背着药囊,爬山涉水,走乡串户,为百姓看病。据说谁家有病人,只要把药渣倒在门口,这条黑狗就能嗅到药渣的气味,把韦医生领到患者跟前。这样,韦慈藏不知治好了多少人。百姓把药渣倒在门口的习惯就这么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八、后人评价:
民间信奉的药王很多,主要有3个,一是春秋时期的扁鹊,二是唐代孙思邈,三是唐代韦慈藏。有些医籍亦认为,药王即韦讯。《中国医学大辞典》:“药王,韦讯之别名。”《旧唐书》及《古今医统》等书记载:韦名讯,道号慈藏。唐代京兆人,武后时(690年)为侍御医,累迁至光绿卿。常带黑犬随行,施药济人。玄宗重之,擢官不接受,世人敬之,仰为药王。陈嘉谟的《本草蒙筌》中,有药王韦慈藏,姓韦氏,名讯,道号慈藏,大唐人。医中之圣,药中之王,灵应如神,人皆仰之。图赞曰:“大唐药王,德号慈藏。老师韦讯,万古名扬”。百姓把药渣倒在门口的习惯就这么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九、主要经历:
暂无资料。
十、相关论述:
暂无资料。
十一、重要观点:
暂无资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