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门经典感悟禅语拟稿
佛门经典感悟禅语
佛门经典感悟禅语
物不能常新,花不能常开,人不能长生,命不能常存。佛门经典感悟禅语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共享一下。
佛门经典感悟禅语
1、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都是空的。
2、无明缘行,无明以行为所缘,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
3、十二因缘也是因缘所现,十二因缘不落尘相,会入依他起了。
4、没有就是真谛,接受十二因缘就是俗谛。
5、略广因缘中,求果不行得。因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
6、略广因缘中,求果不行得。没有一切法,我们说一切法空。
7、苦集灭道空,十二因缘空,六度空。
8、佛的四无所畏空,佛的十力空,佛的十八不共法空,因为略广因缘中,求果不行得嘛!
9、苦集灭道无生,十二因缘无生,六度无生,这是出世间法。
10、苦集灭道无全部,十二因缘无全部,六度无全部,佛的四无所畏无全部,佛的十力无全部,佛的十八不共法无全部。
11、十二入唯心造,十八界唯心造,六根唯心造,六尘唯心造,六识唯心造,苦集灭道唯心造,十二因缘唯心造,六度唯心造,佛的四无所畏唯心造,佛的十力唯心造,佛的十八不共法唯心造。
12、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13、因缘里头要是没有果的话,它怎么会从缘出呢我们一般人都讲一切法生,一切法有。
14、不假因缘,一切法不生。法不孤起,因缘而起嘛!
15、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空,就无生,就无全部,就不行得。
16、一切法因缘生是有,这个「有」没有自性,就是空。
17、空就是因缘生,因缘生那个有,就是空。
18、色也是因缘有,因缘有,没有自性,就是空。
19、有是因缘有,因缘有就是空。
20、人怎么迷呢因方而迷,辨别四方才迷惑。你不执着四方的因缘,就不迷惑了。
佛门经典感悟禅语
1、信念坚实自然会精进修行,不造一切恶业因缘。
2、直到成佛,无不是由般若才智便利,断除一切习气因缘,成无上正觉。
3、菩萨道业是身口意奉行十善业,包含一切助道因缘的.十波罗蜜法。
4、罪业的因缘是自己所造,并不是父母所为,更不是从天而降。
5、世间的事情都有前后因缘。
6、人也是这样,假如烧坏了一个身体,罪业因缘仍旧存续,没有歼灭。
7、以今日忏悔、改恶修善的福德因缘,布施给一切遭遇苦难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
8、改邪归正、忏悔罪业修积福报的因缘,后世转生直至成佛,会始终遇到明师和善学问,寿命无量。
9、饿鬼罪毕转生畜生身,以身力偿还主子供给的因缘。
10、众生因缘不同,受生业报也不一样。
11、由于从前的福德因缘力气,再次听闻____,如法修行。
12、假如能够信任因缘果报,又有惭愧心,因为此心的原因,能够除灭罪过,增长善根。
13、佛说,十善业道、因缘果报没有穷尽的道理。
14、假如饮酒的时候没有造作恶业,高兴心的原因没有苦恼,善心的因缘会有善果,你受持的五戒有什么过失呢饮酒时心念戒律,更可以增长福报。
15、世间的人,因为从前布施的福德因缘,现在得到大富的果报。
16、佛说,十方圣贤,明白众生的因缘果报。
17、什么是正教呢就是修观无常、苦、空、无我四法印还有十二因缘,牵缠生死,修习四种真谛,见苦、断习、证灭、修道。
18、菩萨殿若复原旧观,对于弘法事业和振兴戒律,都有极亲密的因缘。
19、____,即是以性空之理,于名言中安立因缘业果等有作用。故虽名言亦不许有自性,但因果作用是确定的。
20、佛教不是独创因缘果报,佛教是敬重因缘果报,改良因缘果报。
佛门经典感悟禅语
1、[ 扎地达 ],意指诸法皆依于值遇因缘、观待条件、依仗假立三种因缘随一而成立。
2、诸有为法皆依因缘的和合与灭失而有生灭,这是佛教各宗所共许的有为因果缘起。
3、了知总的因果缘起或粗细分缘起之义,尤其通达个别的十二因缘的染净因果实属必要。
4、投引六道随一的果报中,令所蒙受的苦乐果或因缘条件圆满不圆满的业,称为满业。
5、如以下一世感得投生为人道的胎生而言,是随著业习气,依因缘成熟,从中阴的最终边际心,最初投入父精母血时的结生心识,就称为果位识。
6、诸有为法皆由本身相顺无常的因缘所生,并非无因生,也非创世主心动意想而生。
7、为了厌离轮回的过患,欲求涅槃的功德,当勤精进,反观自照,思维我与有情之所以流转生死受苦,以及得以出轮回得解脱的流转还灭因缘,依此遮止苦及苦因,造作乐及乐因,这才是修学十二因缘的主要意趣。
8、同轮十二因缘是由圆满六因六果而感果的。
9、十二因缘的次第是无明而行等 ―― 当然在行之前必有恼 ―― 造了行业后转成业习气的形态存在,安立在意识上(因位识),临命终时即由爱取苦恼为助缘予以滋润此业习气的有支。
10、佛说十二因缘是依于两重因果 ―― 为了让有情了知两重因果才宣说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因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