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民族融合的概念:
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经济农耕化的过程;
2.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
3.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习俗汉族化的过程;;探究一:结合所学归纳经济恢复发展的表现及原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
②耕作技术的提高;(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
③重视兴修水利;
④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
⑤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起来;
⑥畜牧业得到发展:品种、饲养、繁殖、兽医等经验丰富。
; 耕牛图;2.手工业:;敦煌莫高窟中北魏绣品“佛说法图”残片,画面上绣有坐佛、立佛、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等,全图绣法娴熟,线条流畅。;洛阳;;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自律,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的规定制度,是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强调和固定。历代统治者沿用该制维护统治,加速政权的封建化。孝文帝用此来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实施。;鲜卑人乐俑 ;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
——《洛阳伽蓝记》卷二;1.对鲜卑:;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汉人???初是席地而坐。所谓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在床、席上跪坐,其实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一旦属于高坐具的胡床传入,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胡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跳马连缀木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千古功臣,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同学们,试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经济: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
2、政治: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3、民族: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为隋唐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问:史料反映孝文帝改革出了什么问题?
汉化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鲜卑民族内部出现分化。
; 国都既定之后,接着是一系列的华夏化措施:……这些措施,证明鲜卑民族仍有蓬勃的生命潜力来吸收高级文化 …… 但是下面的两项措施,元宏却做了错误的选择:第一,元宏把五胡乱华十九国时代受到彻底破坏的士大夫门第制度,用政治力量恢复,并使它跟政治制度结合。……第二,元宏把华夏民族儒家学派的主要精髓——礼教,全部接受。 ……到了六世纪,他的帝国就要付出代价。柏杨《中国人史纲》
;代价之一:吏治腐化败坏;代价之二:六镇起义;政治改革、移风易俗全盘汉化,忽略北方边境地区,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学科思维拓展:如何评价历史人物?;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
A.均田制 B.宗主督护制 C.三长制 D.整顿吏治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汉族的先进制度 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避免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减少变法的阻力
;3.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6课 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pptx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