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专题解说】 在群星璀灿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 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逸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 质朴的人情味。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朴素的明快和崇高的伟大就这样完美地统一在李白身上。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又兼各家之所长,他既以“豪放飘逸”而成为唐诗中不可企及的典范, 又兼有旷达、潇洒、清新、俊逸之美。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李白诗歌的豪放特点,既表现在作为诗人的主体特点,也表现 在作为描写对象的客体特点。就抒情主体而言,表现在诗的风格上往往具有:情感激荡, 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 狂荡不羁。就描写的对象而言,则是: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诗歌中 的飘逸是指其风格的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飘忽,磊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但是李 白的飘逸绝不是弃世,更不是玩世,他的飘飘欲仙是不摒弃尘俗的,是一种玩味人生的手段。 李白性格中的狂傲,是指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不是疯狂、癫狂,是指 不畏权贵,不随流俗,一身傲骨,浑身正气。为此,建议达成如下学习目标: 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李白的代表作品。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歌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体会此诗豪放飘逸的特点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2、体验诗中变幻莫测、惝恍瑰丽的梦游意境。 3、能够概括景色特点,梳理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 4、尝试展开对主题的多元解读。 【学法建议】 对诗中游历山景及幻入仙境的部分,展开充分想象,进行还原式鉴赏。 【课前预习】 1、诗人简介 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 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 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 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 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 -. . 久即病卒。 资料链接 (1)写作背景 此诗亦称《别东鲁诸公》。744 年李白因遭排挤,上书请还,玄宗以其“非廊庙器 ”, 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回到第二故乡东鲁,心中悲愤难平。次年(745),他决定南 游吴越,临行时,赋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东鲁友人。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浪 漫的游仙诗。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吟,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属 于歌行体。 (2)评点集粹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 等,子美不能道。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七言歌行,本出楚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城。昔人谓其以气 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 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 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 丝毫不乱。([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卷六) 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古来万事, 亦岂有在者乎?皆如流水之不返矣。 (唐汝询《唐诗解》) 此篇即屈子《远游》之旨,亦即太白《梁甫吟》……之旨也。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 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 ([清]陈沆《诗比兴笺》) 托言梦游,穷形尽相,以极洞天之奇幻。至醒后顿失烟霞矣。知世间行乐,亦同一梦, 安能于梦中曲身权贵乎?吾当别去,遍游名山,以终天年也。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沈德 潜《唐诗别裁集》) 2、 预习思考 (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

文档评论(0)

156****6665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阳琛宝网络工作室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921MAC3KMQ57G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