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安全
——硫磺熏制“毒生姜”
主讲人:
01
PART ONE
硫磺熏制“毒生姜”事件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毒生姜,是用硫磺熏制的生姜,外观颜色比普通生姜娇黄嫩脆,具有较强的毒性
毒生姜后遗症——推高中国生姜价格
今年上半年中国生姜价格持续上涨,已有约七成省份的生姜价格每公斤超过20元,业内人士认为,生姜价格“居高不下”与“毒生姜”事件有关。“毒生姜”事件之后,导致不少消费者不敢购买生姜,一时间生姜价格暴跌,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市场供求的不平衡,导致生姜价格上涨。目前,中国已有约七成省份的生姜价格每公斤超过20元。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2月20日相比,7月30日,生姜全国日均价上涨43.5%。舆论也频现“姜你军”等戏谑。对于如轮回般出现的蔬菜价格暴涨暴跌,专家强调市场调节虽是主要调节手段,但毕竟有一定的滞后性,政府如果能及时汇总发布生姜等蔬菜种植生产信息,让种植更加理性,同时通过成本核算,提供一定的市场价格参考,都将有利于蔬菜价格与菜农收入的稳定.
02
PART TWO
“毒生姜”的危害与识别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3、若长期食用,严重的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商贩熏生姜用的硫磺来路不明,其中可能含有杂质和重金属,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4、如果这种中毒是慢性的,只有身体内的这种毒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表现出症状。其次,硫磺熏制食品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如果经常食用这类食品,无疑是在食用慢性毒药。
1、用硫磺熏制后的生姜具有较强的毒性,如果经常食用,轻者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痛、头晕等症状,重者将导致人体相关器官组织慢性衰竭。
2、根据医学专家介绍硫磺是一种金属硫化物,如果渗入到食物中被人食用后,轻度的会出现头昏、眼花、精神分散,全身乏力等症状。
四辨别
一、闻
主要是检查姜的表面有没有异味或硫磺味,“毒生姜”有一股很浓的硫磺味。
二、尝
掰下一小块用口尝一尝,如果是用硫磺熏的,辛辣味淡也就是说姜味很淡,或者有其他的杂昧。
三、看
正常生姜外表粗糙,较干,颜色发暗;“毒生姜”外表光滑,像打了蜡一样,非常水嫩,呈浅黄色。“毒 生姜”的姜皮相对正常生姜更容易剥落,掰开后,内外 颜色差别较大。
四、放
一般的生姜保质期比较久,而“毒生姜”暴露在空气中后,过几天就会发霉变质
五不买
1、破损、腐烂、发芽的生姜不能买
2、表皮光滑的生姜不能买
3、姜皮容易脱落的生姜不能买
4、气味刺鼻的生姜不能买
5、内外颜色差距大的生姜不能买
“毒生姜”的识别
03
PART THREE
原因探讨与反思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抽查漏洞
潍坊当地出产的生姜分出口姜和内销姜两种。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剧毒农药。而在潍坊生产的内销姜对农药残留实行的是抽查制度,一年抽查不了几次。对于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一位自称做加工出口姜生意的老板说,这并不难。因为检测都是自己送样品,只要找几斤合格的姜去检验,就可以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
缺少监管
缺少监管兜底的市场,廉价的良知根本无法生存。毒生姜不出口只内销的事实,却无比准确地告诉我们,安全的食品首先必须监管出来,以此兜底然后才可能生产出来。因为,文明的制度约束人性,落后的制度放纵人性。暴利诱惑之下的人性弱点总是趋同的,所以跨国企业在中国同样频出质量问题,而中国出口欧美食品的合格率却接近100%。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无疑表明,种植户掩耳盗铃,监管者刻舟求剑。
毫无底线的牟利手段、内外有别的监管方式,毫无疑问代表着道德和行政两个层面的缺失。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任由这种对群众身体健康、对生态保护没有敬畏感的生产和监管方式继续下去,那么,有毒有害食品一定会“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最后遭到涂毒的也必将是社会全体
从毒生姜种出来,到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