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健康
——粪便常规
学习目标
1、了解粪便常规具体检查内容
2、正常粪便的组成、性状及异常情况
3、重点掌握粪便潜血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粪便的组成成分
粪便成分
水份:>50%
固体成分
①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如淀粉颗粒、肉类纤维、植物细胞、植物纤维等。
②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
③消化道分泌物,如胆色素、酶、黏液和无机盐等。
④分解产物如靛基质、粪臭素、脂肪酸等。
⑤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⑥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等。
一般采集3~5g粪便送检。
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性状、隐血试验和显微镜检查。
粪便标本采集和处理
特殊采集要求:
寄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滋养体:立即送检,冬天送检时需保温;
日本血吸虫卵:应取脓血、黏液部分;
蛲虫卵:于晚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粪便隐血试验
应于3天前禁食动物血、肉类、肝脏,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等药品。
2022-9-28
一般性状检查
粪便性状改变及临床意义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粪便颜色及临床意义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粪便性状改变及临床意义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细胞
1)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被破坏,粪便中难以见到。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时可出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急性血吸虫病等。
粪便镜检——白细胞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细胞
2)白细胞(脓细胞) 粪便中的白细胞常见中性粒细胞。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呈灰白色,胞体肿胀、坏死、破碎、结构不完整,胞质内充满细小的颗粒,核不清楚的中性粒细胞,常成堆出现,此时称为“脓细胞”
粪便镜检——其他细胞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巨噬细胞: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菌痢的粪便中,溃疡性结肠炎时,亦可偶见。
4)肠黏膜上皮细胞:见于结肠炎症、伪膜性肠炎。
5)肿瘤细胞: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病人的血性粪便,及时涂片染色(瑞氏或HE染色)可找到成堆体积大,形态异常的肿瘤细胞。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粪便镜检——寄生虫
①寄生虫卵:粪便中检查寄生虫卵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最常用的指标。
粪便中常见的寄生虫卵有: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华支睾吸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和带绦虫卵等。
②原虫和滴虫:肠寄生原虫包括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鞭毛虫、纤毛虫和人芽囊原虫等。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食物残渣
在正常粪便中,食物残渣均系已充分消化后的无定形细小颗粒。未经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脂肪小滴 ②淀粉颗粒 ③肌肉纤维 ④结缔组织
⑤植物纤维及植物细胞
粪便镜检——其他
粪便镜检-寄生虫卵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粪便隐血试验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消化道出血量较少时红细胞已被消化分解,粪便外观无血色,且显微镜检查也未发现红细胞,临床上称为隐血。检测粪便隐血的试验称为粪便隐血试验。
方法
化学法——邻联甲苯胺法
免疫法——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血红蛋白法、转铁蛋白法
临床应用
诊断消化道出血、鉴别溃疡及肿瘤、恶性肿瘤的筛查
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理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酶的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新生态氧,将受体邻联甲苯胺氧化成邻甲偶氮苯而显蓝色。
评价
化学法试剂不稳定、特异性较低;如进食动物血、肉及肝脏等还可出现假阳性,所以试验前三天必须素食。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免疫法—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
原理
采用胶体金标记的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测定粪便中的血红蛋白。
试纸条纤维素膜上有两线,一条质控线(C),固定有羊抗鼠IgG的抗体;
一条检测线(T),固定有羊抗人血红蛋白多抗。
纤维素膜的前端均匀的固定有粉末状的胶体金标记的羊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和胶体金标记鼠IgG抗体。
测试时试纸条插入粪便溶液中,溶液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使粉末状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血红蛋白抗体溶解,并与粪便溶液中的血红蛋白(抗原)结合,结合后的复合物继续向上层析,当到达检测线(T)位置时,检测位置的鼠抗人血红蛋白抗体可将其捕获阻留在此,越来越多的胶体金复合物聚集在此,就会显现出一条红线。
同时质控线(C)位置捕获胶体金标记的鼠IgG抗体也会显示一条红线。
粪便悬液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免疫法—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
第九版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意义
隐血阳性:
1、见于消化道出血、药物致胃粘膜损伤(如服用阿司匹
文档评论(0)